三人行錢家良等
三人行
小板凳引出大道理
●錢家良
好文章往往百讀不厭,甚至引得人遐思綿綿。《領導坐過的小板凳》(貴刊2015年首期)即屬此類。文章從一張不足掛齒的小板凳開始,繼而以幽默的筆調步步深入地問下去,最後借古人名言歸結出什麼是“真尊敬、真紀念”。這下不但點名主題,還使我由“真”想到“假”,情不自禁地記起兩位舉世聞名的大人物:華盛頓和斯大林。
前者是被人民真尊敬真紀念。他創建、鞏固了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卻拒絕加冕稱王,隻任兩屆總統即退歸田園。他不迷戀權力和榮譽,為後繼者作出榜樣。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總統就職演說中向選民承諾:“我在執政期間,倘若發現違背有失總統職位的禁令行為,我除了承受憲法規定的懲處之外,還願受今天所有親臨這一莊嚴儀式的人們的譴責。”他創建國家而不居功,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一直被美國人民尊為“國父”。讓人深思的是,竟無一個美國人把他的遺物陳列起來。但他崇高的品德、偉大的業績,卻銘刻在國民的心靈深處,200多年相傳不衰。
後者則不然。斯大林執政後大搞個人崇拜,終身霸占著元首寶座一意孤行,破壞黨和國家的民主集中製,實行專製獨裁。在“大清洗”中,借革命鬥爭之名,行排除異己之實,殺害了大批黨政軍幹部及無辜公民。死後雖得保遺體,但不到三年,一個《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後,旋即遺體被毀。當時並沒人反對。從中可看出保存斯大林遺體不是民意。可見凡專製獨裁者的惡行,即使屏蔽得鮮為人知,但隨著時間的淘洗,總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
曆史是無情的,真相是瞞不住的。隻有深藏在人民心靈深處的尊敬和懷念,才是永恒的榮耀。舉世皆然,誰也無法改變。真正的“尊敬和懷念”,必然會流芳百世;反之,遲早要遺臭萬年。
“免費”雜誌浪費也驚人
●路邊竹
拜讀《雜文月刊》2015年1月(上)《讀報隨想》一文,使我想到單位裏一些沒人看的報紙,更“隨想”到三天兩頭收到的“免費”雜誌——各機關免費贈送或訂閱後贈送的雜誌。
筆者所在的部門,人數屈指可數,但每年收到的“免費”雜誌著實不少,粗略估計一下,每年大約會收到五百多本。這些“免費”雜誌,其內容多是機關裏五花八門的“工作動態”,有些是報紙上刊登過的“二手貨”,有些甚至是連篇累牘的空話、套話、正確的廢話。這些雜誌大多印刷精美,製作成本想必是不小的一筆錢,卻從沒見人去認真翻看閱讀。看到它們連郵寄包裝紙都沒拆,就被原封不動地成捆扔在廢紙堆裏,就仿佛看到一棵又一棵參天大樹被砍倒,公款嘩啦啦地流失,讓人感到無比痛心。這類“免費”雜誌,全國每年印刷數或許超過數億本,耗費納稅人的血汗錢難以計數。
愚以為,這些沒人看的雜誌之所以泛濫成災,最主要的原因是公款使用的約束力不強,監管形同虛設,根本不到位,有人利用印刷發行雜誌以謀利。“免費”雜誌該好好清理整頓一番了。
關於彈冠相慶和手舞足蹈
●林 蛙
讚成侯誌川先生成語使用不可“過於機械”的觀點(貴刊2015年2月上《三人行》)。彈冠相慶本義為朋友相互援引出仕,好朋友做官了,他就開始“彈冠”(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即整理帽子)也準備出去做官了(做官的朋友會援引他)。同義詞有彈冠振衣、彈冠振衿、彈冠結綬。後來取其字麵意思以“彈冠相慶”泛指互相慶賀某事。再舉一個不可過於機械的例子,“夫人”本義專指諸侯之妻或帝王的妾,是絕不可以僭用的,但現在硬是給“僭”了,對己妻和人妻都可以尊稱為夫人。
本刊2月上《雜議鼓掌》中,不知作者為何要一字不落地引用《詩大序》中的那段話“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簡化為成語“手舞足蹈”,指兩手舞動,兩足跳動,而鼓掌則是兩手相拍,兩者不是相同的動作,所以引用這段話是多餘的,浪費了篇幅,還可能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