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家別墅的議事廳中,集眾人之力,終於參透了落水之間的意思。一直以來大家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江河湖泊名稱之上,錯誤地認為有一條河或者一個湖就叫做落水。但是,去沒有人聽過陝西境內有一條河或者一個湖被稱為落水,唯一比較接近的就是洛河,但是因為相聚秦始皇陵的距離太遠,而又被否定掉。
不過王雨晴提出用另一種方式來理解落水的意思,不再糾結於實在的名字,而是從落水的本意中去理解。如果單從字麵上解釋,落水,就是有落差,從上往下流的水!能符合這種解釋的水,隻有一種,那就是瀑布。
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解方式,那整句話的意思連起來,應該就是,在秦始皇陵東邊的百裏的範圍內,一個有瀑布的地方,有一個隱秘的洞穴,秦皇寶典裏記載的劍塚,就藏在其中。至於冥域之下的解釋,我個人以為,那劍塚之中一定是非常的凶險,所以才會用冥域來形容!
本來能解開這落水之謎,大家應該很開心,可是又一個頭痛的事情來了。因為那個劍塚所在的地方在陝西,我們人生地不熟,在沒有具體地址的情況下,想輕易找到符合條件的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有更頭痛的事情,那就是陝西是搬山一派的地盤。
雖說沒有明文規定,我們不能去陝西盜墓,但是江湖上總會有一些江湖規矩。比如搬山一派默認的地盤就是陝西,而卸嶺一派占據的地盤就是河南,為什麼這兩派要把這兩省歸位自己到地盤呢?原因沒有其他,因為這兩個省份的古墓多!
秦漢時期,王侯將相們流行厚葬,所以他們的墓裏通常都有豐富的陪葬品,這就直接促成了盜墓者的誕生和發展。尤其是摸金和發丘兩派,就是起源於漢末。當然摸金和發丘是官盜,所以行事比較神秘,屬於技術流,能不露出馬腳,就盡量低調。而反觀搬山和卸嶺兩派他們屬於民盜,天不怕,地不怕,聚上一大幫子人,直接開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半匪半盜的性質。
為了有利於自己的門派的發展,所以搬山一派就以陝西為自己地界,而卸嶺就盤踞在河南一帶,認為隻要是在自己的地盤之內,所有的古墓都是屬於本派自己的財產。盡管他們不一定找的到,找到了也不一定盜得了,但是千百年來,他們一直守著自己的規矩,不讓其他門派染指!這也是為什麼搬山和卸嶺一向彼此仇視的原因,所以同行如仇家,這句千古名言話,說得一點都沒有錯。
我們此行的目的就在搬山的地盤之內,所以如果沒有得到他們的許可,可能寸步難行,甚至會大大出手。就像上一次,我們偷偷地去陝西找溫韜墓,不就差點惹出大禍。要不是那個時候搬山一派正好在搞內訌,我們也不可能渾水摸魚,順利地找到了溫韜墓,還找到了十大名劍之一的湛盧劍。
而這一次,再想瞞天過海,不驚動搬山一派,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再加上我們不熟悉陝西地理,所以找一個合適的向導,還是有必要的。於是王宗漢決定和搬山一派合作,盡管他們可能坐地起價,獅子大開口,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拒絕,因為我們迫切需要找到劍塚的位置,因為那裏有可以解除王雨晴身上血屍咒的最後兩把名劍。即使付出再大的代價,我們也要咬牙承受。
而這一次我們陣容,也是空前的強大,不僅陸飛來了,林如水也再一次出山。可見這個神秘的劍塚有多麼大的吸引力。秦始皇陵,一直都是最神秘,最令人向往的皇陵,恐怕是中國所有考古學者和盜墓者的夢想。大是因為種種原因,無論是考古學者,還是盜墓者,都無法如願以償,所以這個劍塚就成為了陸飛和林如水最後的希望。雖然劍塚不是秦始皇陵,卻是同一時間修建的,應該不會差得很多,以至於林如水這個退休的老家夥也要來插一腳。
我試圖勸阻陸飛和林如水不要參加,但是他們心意已決,劍塚對他們的吸引力恐怕不下於秦始皇陵,所以我也就隻能祝福他們好運。當晚,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十把名劍齊聚,最後竟然融合成一把從未見過的絕世寶劍,一把能夠毀天滅地的寶劍!
王宗漢的辦事效率就是高,第二天就置辦好了盜墓探險所要的全部裝備,而且,搬山那一邊的事情也聯係好了。不過胡六爺並沒有一口答應,而是要我們見麵之後再談。所以我們也不遲疑,所有人都乘坐飛機,直飛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