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西夏的地圖,你就能發現無論是回鶻,吐蕃,還是北宋,遼,以及之後的金,南宋,蒙古,對西夏都是形成四麵包圍之勢,而且其他任何一個帝國的領土都比西夏要大,國力都要強,但是西夏一直屹立不倒,直到碰上成吉思汗這個千年難得一見的妖孽,這才被滅!
是不是西夏從建國開始就卑躬屈膝,苟延殘喘呢?答案是否定的!西夏建國,其他的大國自然不願意,都想滅了西夏,可以這麼說,西夏和以上所說的國家都打過仗,還不是小打,打得次數也非常的多。尤其是李元昊在位的時候,北擊遼國,東打北宋,南擋吐蕃,西抗回鶻,幾乎沒有敗跡,使得西夏的版圖迅速將擴張,稱雄西北,其他大國都奈何不了他,隻能承認西夏的存在,簽訂各種條約,互不侵犯。
據我們所知,我手中的冰鋒劍和湛盧劍之前的主人分別是朱元璋和李世民,而劉祥手中的巨闕劍原來是成吉思汗所有,而王雨晴的魚腸劍以及純鈞劍,雖然他們的前任主人不是皇帝,但都是名震一方的大將軍花木蘭和完顏宗望,就連羅毅手中的赤霄劍也是劉邦所有,不得不說,十大名劍的中國曆朝曆代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反之,沒有名劍的純存在,也許那些皇帝和大將軍也能建功立業,但是絕不會那麼輕鬆,說不定也會失敗。不管怎麼說,決不能小瞧任何一把名劍。
這本佛經裏就提到,李元昊正是借助了七星龍淵劍的力量,才能讓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過稱帝後,李元昊膨脹了,開始沉迷享樂,殘暴好色,經常殺人取樂,最後居然搶了自己其中一個兒子的老婆,在一個醉酒的晚上,被自己的兒子親手殺死。一代梟雄李元昊戎馬一生,卻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悲哀!但是誰又能知道,李元昊修完泰陵之後,又秘密地在莫高窟附近修建了一個皇陵,最終自然是埋入了後建的皇陵。要不是有塵空和尚的這本佛經,恐怕永遠都沒有人會知道。
了解完佛盡力隱藏的內容,有聽過羅毅的口述,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搞明白了。李元昊在莫高窟附近修了一個皇陵,當年羅毅師徒六人就是奔著這個皇陵而去,隻不過皇陵裏太過凶險,除了羅毅活下來之外,其他人都死在了皇陵之中。羅毅心裏有愧,但是自己有沒有把握,所以才來找我幫忙。而佛經裏記載七星龍淵劍並沒有在西夏的正史中出現過,所以極有可能也被李元昊帶進了皇陵。這樣一來,我們和羅毅就有了共同的目標,隻是目的不同,他為的是彌補良心上的不安,而我們則是為了七星龍淵劍。
有共同目標,目的又不衝突,所以我們一拍即合,馬上就結成了一個戰略同盟,也是淘沙官與發丘中郎將之間同盟。據我所知,淘沙門和發丘一派還從來沒有正式合作過,這也算是創造了一個盜墓界的曆史。
既然同盟了,接下來當然是討論怎麼去,帶多少人去,怎麼分工?王宗漢的意思是,把他的精英都帶上,畢竟這個皇陵非常凶險,人多一點可以互相照顧。但是羅毅也完全是不同的想法,隻有他去過那個地方,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那裏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去的,更不是人多就可以解決的,人手多了,隻是送死而已,兵在精而不在多,所以人不用多,羅毅算一個,我算一個,再加上擁有巨闕劍的劉祥,三個人足矣。
至於王雨晴,我和王宗漢都直接把她排除在外,雖然她也是名劍的主人,但是我們實在不想她冒險,所以決定瞞著她。
可是劉祥才剛剛結婚,婚床都沒有捂熱,這個時候讓他去,似乎有點不近人情,所以我和羅毅一商量,決定就我們兩個去,萬一真的碰到什麼事情,以我們的能力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
王宗漢想了一下,也對,要瞞著王雨晴,劉祥確實不能去,他一去再加上我不在,傻子都能想到我們倆去幹什麼了。如果劉祥不去,王宗漢再隨便找一個理由,王雨晴就不那麼容易起疑,想留住王雨晴就容易多了。
當然,最後王宗漢還是沒能攔住王雨晴和劉祥,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發展的呢?我們,後麵慢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