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惡鬼怨海(1 / 2)

然而,多羅睺施就是不甘心,他痛恨如英八那般以“正義俠士”自居的自大狂!

童年,他的父親遠赴北方大陸執行暗殺任務,帶回一台平板電腦和幾塊電池。多羅睺施觀看存儲在電腦文件夾內的影片,多為環保組織拍攝的。

某段愛斯基摩人獵取海豹的“殘酷鏡頭”,附錄該組織的警告:假如不禁獵,格陵蘭海豹將在五年內滅絕。這則“心靈炸彈”式的新聞,引起全世界關注。北方國家不得不禁售幼海豹皮,整個海豹的皮毛市場崩潰。海豹獵人們斷了生計,十一年內有152人自殺;

又有一段,講述最窮困的國家之一孟加國的國情。世界政府曾指責當地企業雇用小童工,童工因而遭到解雇,隻能流落街頭。世界政府最終讓步。

視頻的主題具有諷刺性,結尾放上這樣幾行字幕:

我們搶救一朵小花時,是否踐踏了無辜的小草?我們一廂情願的善舉,又是否傷害了不該傷害的人?

多羅睺施不認為父親暗殺有錯,從來不!

同理,英八也不懷愧疚感,就像一塊硬幣的兩麵,麵向陽光的一麵壓倒覆蓋朝下的一麵。

其實,八代劍神近幾年來身心日漸淡薄了,不再癡迷劍道,或者說升華至新境界,把劍意融入生活。

春節那會,英八去拜訪一位當老師的故友,當時對方的太太剛去世不久,那人跟英八說,他在整理他太太的東西的時候,翻出了一條絲質的圍巾。那是他們去摩呼羅迦旅遊,在一家名品店買的一條雅致、漂亮的名貴圍巾,高昂的價格牌還掛在上麵,他太太老舍不得用,總想等到一個特殊的日子才用。

講到這裏,他停住了,英八沒敢接話。好一會後,他說: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人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往後,英八一想起老友的那幾句話,就經常把手邊的雜事放下,找一些食材,升起灶火,站在灶台前,抓住一些安逸的時間,做上一頓好飯。

英八會從高處欣賞武塚附近翠堤河的景色,不去管床櫃上的灰塵;他會邀約弟子到外麵去下館子,不管家裏的菜飯該怎麼處理。的確,生活應當是珍惜和享受的一種經驗,而不是要日複一日翻過去的日子。

英八拋出老友的談話與諸位弟子分享,用這些生活體驗幫徒弟做心靈開示,傾述人生真諦。

劍神說:目前,他已經不像從前那樣,把上好的紫金筷子放在收藏盒裏了。以前,他也以為要留待特別的日子才拿出來用,後來發現那一天從未到來。“將來”、“總有一天”已經不存在他的字典裏了。如果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有什麼得意的事,他現在就要聽到,就要看到。

今夜,不去管仇家,英八吃他自己的。

多羅睺施敗倒於英八的氣場,穴道多處受封,下作地爬出劍陵。正應了他的本道“惡鬼道”:一生複仇,墮入怨海,不得解脫。

事實上,惡鬼道本為“餓鬼道”,六道輪回圖解又作餓鬼趣。按鬼類中有夜叉、羅刹等具大威力者,故新譯單稱鬼,而不加“餓”字。然舊譯之經論則多稱餓鬼,蓋鬼類中以餓鬼最多之故。

據大乘義章卷八末載,所謂餓鬼者,常饑虛,故謂之餓;恐怯多畏,故謂之鬼。此鬼類羸弱醜惡,見者皆生畏懼,窮年卒歲不遇飲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樂少苦多而壽長劫遠。以昔時貪嫉,欺誑於人,由此因緣,故墮餓鬼道。

佛教中著名的布施方法“施食”,對象即是餓鬼道眾生。盂蘭盆會也和餓鬼道眾生有關。善男信女欲幫助餓鬼道眾生,可以修持熏煙施食供養法(注:見法師著作《本尊海會I》)或小施法等等。透過佛力及咒力之加持,行者可以令熏出的煙或所施的水變為救度餓鬼的飲食品,從而解除它們的痛苦。

順帶一提,有時我們聽民間傳說人死會變鬼,這些鬼仍與死前樣子一樣,長期流連在生前故居,這是不正確的民間迷信,而餓鬼道的眾生與民間傳說所描述的鬼並不同。

餓鬼的痛苦比地獄略少,但比畜牲道大。如果以智力來比較,餓鬼的智力比畜牲為高。

餓鬼道的眾生是胎生的,而且每胎便會生下幾百個鬼子。生於餓鬼道中的因緣,除了共通的不善業外,亦特別與不肯施舍助人、偷盜或見難不救之業因有關。這一道中的眾生壽量不定,有的餓鬼壽命可長達數萬人間年,長期受著因不善業力而感召之痛苦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