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審判(2 / 2)

少年刺的是一個個蠅頭小字,內容出自一篇曆史悠久的《審判文》。該篇文章全文充斥著對罪惡的批判,對貪婪的憎惡!這一身文字刺青是少年的信仰,也是他與魔神定下的契約:少年用這一身刺青換來“隱形神能”,又用神能伸張自己心目中認定的“正義”,盡管它早就扭曲。

少年的名字叫皮克,是莫裏斯的教師生涯中最得意的兩個學生之一,同時也是令無數貪官奸商聞風喪膽的文化城“連續殺人魔”!

皮克屬於外冷內熱型的人:他既是位不折不扣的義士,滿腔熱血,充滿正義感;又是個孤僻陰冷的青年,總是沉默寡言。他不但擁有神奇能力,且行事謹慎富有智慧。因此,警方無論怎樣調查,也無法找到一絲破案的蛛絲馬跡。

今晚,他又使用隱形能力,殺了一名置身煙花場所尋歡作樂的老官員。回家後,他一如既往地用熱水來洗淨自己剛才沾染的肮髒腐臭,口中反複念誦著身上的審判文:

不受教化的醜陋之徒,當加以刑罰,剝奪性命!不除暴不足以安良,唯有審判方可伸張正義。對惡人用以最殘酷的殺戮,即是對善人最慈悲地救贖。

我願奉獻出我的血肉,挽救蒼生於水火。

我願付出我的生命,解黎民於倒懸。

我願燃燒我的靈魂,焚毀罪惡之城。

簽訂盟約,以血起誓,斷不更改……

經過徹夜長談,莫裏斯定下日期,兩天後出發前往首都亞林堡的第一電台。不即刻行動的原因在於,他尚有私事未了。清晨,他把訪客留宿在家中,讓他們好生休息,而自己卻不吃不睡,行色匆忙地外出。教授準備把握剩餘的這兩天,分別與兩名得意弟子敘一敘。

這一天,恰逢假日,莫裏斯路過街角報攤時順手買了一份早報。他在報紙上看到了有關“連續殺人魔再度作案”的新聞後,心中萌生一個念頭——先找皮克。

皮克居住在翰畢裏大學旁的單身公寓中。一大早,外頭門鈴響動,他不耐煩地起床開門。本還滿腹牢騷的皮克,手觸動門把拉開房門後,負麵心態全消。他趕緊恭敬有禮地請到訪的教授入內就座,又倒上一杯老師最喜歡的綠茶,最後走進浴室洗漱。

他像開學軍訓時那樣用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臉,卻難以抹去鏡子裏外那已紮了根的一臉惺忪倦態。不到三分鍾,他換上正裝返回廳堂,隨手打開冰箱,拿了罐可樂,坐到老師斜角的座位上,開罐喝了一口。

“注意到沒有,你的黑眼圈重得厲害,皮克。”莫裏斯給學生警示。

“沒辦法,不努力怎麼拚得過太極。”皮克罕有地對老師說謊。

“我們名義上是師生,實際上情同父子。最近這段時間,我發覺你變了,整個人的‘味道’不同往常了。”莫裏斯意有所指地說。

“學生愚鈍,聽不懂老師的話。假如這是補課,我樂意專心聽講。”

“最近平均氣溫超過30度,很多人都穿起背心短褲,你怎麼還照樣裹得緊緊的?連睡衣也是。你有多久沒穿短袖衣服,你大概不會忘記。自從講堂的空調意外故障,你提前出去,後來修理期間,你一來聽課必穿長袖。”

皮克拇指不自覺地掐陷鋁罐,想揉回原狀,總有缺憾:“僅此而已?”

“月初4號下午,三點十五分,我們師生在學校的公共衛生間碰過麵。排在你前麵的同學隨便開水龍頭,流下來的是溫熱水,你在他之後洗手,手腕顯現出不尋常的痕跡。我不經意間瞄到了你手上的文字刺青,那是一種古老的文字——‘亞斯文’。

“創造這種文字的‘亞斯族’,既是一群魔神的狂熱崇拜者,也一個嫉惡如仇的民族,跟你的性格特點吻合。你出現異狀的前後,剛好和‘連續殺人魔’案發至今的時間不謀而合。”

“老師的超凡確非浪得虛名,不愧是我畢生追求的標杆。您察人於微,簡直快趕上那位可以看穿人心的著名心理醫生——裏佛斯先生了。不錯,”他坦言,“‘連續殺人案’是我做的。可是,我認為自己沒有錯,今後也不會後悔。”

皮克的態度十分堅決,麵沉似水,出奇的平靜。

“凡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後不後悔,有時真不是你說了算的。我本想讓你自我覺醒,苦海回頭,可你卻瞞了我一個月……”莫裏斯感到呼吸不暢,“我不怪你,或者說我也有罪。因為,我同樣有事瞞著你,並且隱瞞了長達21年之久。”

“我在聽,請說。”皮克放下了手中的可樂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