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第九站 傳統文化孕育現代文明 {北美洲} (4)(1 / 3)

你在島上隨便走一走,就會發現這裏的建築物比其他島國的建築更精致、更具有藝術特質,島上的工商業也比其他幾個島國發達,你可以從許多地方察覺到那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我本人就是因為這種獨特的氣質才愛上這座美麗的島嶼的。小島的主要街道上都有販賣食物的小販,有一次我正準備從一個水果攤上挑些水果,當時攤主正在吃飯,於是我轉而對他的午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位熱情的攤主便詳細地向我解釋了他的午餐的本土名稱和材料,他說話很有條理,眼神中還透著一股靈氣,動作敏捷而優雅,根本不像一個賣水果的人,倒像是一個法律係的大學生在體驗生活。

千萬別以為隻有北京的計程車司機可以和你侃國家大事,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的居民在這方麵毫不遜色,倒是北京的“的哥”們近幾年似乎越來越沉默了。你很難想象在一個國土麵積僅相當於幾個足球場加起來大小的國家裏,在一個國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國家裏,計程車司機居然會和你討論快餐對本土飲食文化的衝擊。我也忘記是怎麼和那位司機展開這個話題的,短短不足十分鍾的路程,他先是感歎製作傳統食物需要太多時間和精力,又說年輕一代已經對此失去了耐心,他們寧可吃肯德基和麥當勞以及一些本地人製作的快餐。

我讓司機把我送到距離旅店最遠的景點,這樣我就可以慢慢往回溜達了。最後,司機把我帶到了一座教堂前,這裏不僅是一所小學,更是島上最精致、最有價值的殖民地時代的建築,雖然整體規模小了點,但教堂的精致程度會讓人誤以為自己正身處歐洲。螺旋式的立柱,彩色的玻璃,暗淡的火山石上貼著的陳舊的金色瓷磚散發著光芒,乍一看就像是睡美人的城堡。雖然英語是這個國家的官方語言,但是這座教堂卻帶有明顯的法式建築風格。加勒比海地區的許多島國都是這種“英法聯軍”製造出來的“產品”,這和它們曆史上常常易主有很大的關係。看上去已經很久沒人維護這座教堂了,旁邊的白色教堂高大、嶄新、亮麗,但遠遠沒有這座老教堂的滄桑氣質。

小鎮的集市相當熱鬧,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諸多島國中是難得一見的,這裏的主力購買者都是當地人,並不是來此旅遊的遊客。當地市場主要以售賣水果、蔬菜和各類手工藝品為主,在這裏,你不僅能感受市場的喧鬧,還能感受小鎮的勃勃生機。

彩虹之國 {格林納達}

在加勒比海地區遊蕩的那些日子,我經常能看到彩虹。雖然當時恰逢旱季,雨水很少,但這裏的彩虹是你時時都能見到的。走路的時候,搭車的時候,甚至連坐飛機的時候都能看到彩虹。它們會忽然冒出來映入你的眼簾,有時候又從雲層裏、從莊稼地裏、從海的那一端飛出來。彩虹的形狀不像小時候在北京看到的那麼完整,它往往不是橫跨天空的半圓,而是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個圓弧,也許是因為這裏沒有足夠的地方供彩虹妹妹落腳?我在新加坡就幾乎沒有看到過彩虹,這裏僅有的土地都被高樓大廈占領了,怎麼還會有“搭建”彩虹的地方?我曾經在飛機的降落過程中拍攝過一張彩虹的照片,藍藍的天空映襯著七色的彩虹,彩虹下麵是格林納達的民居,如巧克力屑般散落在島國這塊大蛋糕上。

格林納達是一座隻有300平方公裏的小島,總麵積相當於香港的三分之一,島上多山並有多條河流從山區發源最終流入大海,途中形成的一些小型瀑布算是島上一道獨特的風景。格林納達雖然山多樹多,人口稀少,但這裏依然是列強爭奪的焦點,它曾經因為英法之間的拉鋸戰至少五次易主。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這麼小的島嶼竟然負責供應全球三分之一的肉豆蔻,這不得不讓人對它心生敬意。前幾年的幾次龍卷風、台風使小島上大部分的建築都遭到了破壞,幸好重建工作展開得較為迅速,旅遊業也逐漸複蘇。中國政府曾為格林納達的板球場投入了4000萬美元的資金,並派遣了幾百名中國工人。2005年,格林納達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狹小的國土麵積以及偏僻的地理位置並沒有影響這座島嶼製造新聞的能力。格林納達在取得獨立後不久即發生了軍事政變,雖然當時該國隻有幾萬人口,但卻要美國出兵方才把局勢控製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