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啟先飛去四川,找到何勝宣尚在世的第一個戰友,名字叫李得勝,老人家坐在輪椅上,說話都已經不利索了,還是家人代為“翻譯”的,對趙良這個名字極為陌生,不過對臨沂戰役倒是頗為熟悉。
雖然他沒親身經曆過這場戰役,當時他正在山東跟著洪濤司令員在山東發展抗日遊擊隊第四支隊,但他那場弘揚民族氣節的戰役給他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就在他身邊發生的。
林啟想得沒有錯,臨沂戰役就是台兒莊大捷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全麵爆發以後,國軍節節敗退,就是這一仗打出了中國軍人的氣節,將日本人快速滅亡我國的妄想扼殺在搖籃裏,為之後的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此後抗日便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李得勝嗓音嘶啞微弱,說到這一段時,仍然麵露紅光,精神奮發:“這一仗,雖然國軍也損失慘重,29萬人參戰,死傷5萬多人,但是小日本鬼子也死傷了兩萬多人呢,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這一仗真是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軍魂,鼓舞了我們中華民族全民族的士氣。”
林啟問道:“那時何勝宣老爺子是不是隻有七歲啊?”
李得勝這時笑了,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說道:“那個小鬼頭真是機靈的很啊,當時不是國共第二次合作麼,徐州會戰打得激烈,我們遊擊隊也派人支援了,那小子非要說我也要上前線打日本鬼子,據說大家夥都在笑他,後來司令員心想他就一個小鬼頭,哪能可能真得讓他上前線?手榴彈還不要扔在自己家門口呢,也沒多在意,誰想他自己跟著支援的就溜去了。”
林啟不禁笑道:“他兒媳說他當時個小小偵察兵,這麼說他還真得很適合幹這行。”
李得勝笑道:“是啊,不過這一段也是部隊裏後來流傳的,具體情況我就不了解得很咯,你要找的那個人估計就是當時去參加支援的,不是跟我一個中隊的,我們當時發動群眾嘛,愛國嘛,短短半年的時間,就發展幾萬人了,成立了山東抗日縱隊。”
林啟道:“當時大家一致對外,不管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齊心打鬼子。”
李得勝道:“可不說呢,我當時就在山東遊擊隊第四支隊,就那台兒莊大捷,我們支隊也積極配合的,在四槐樹莊炸了小日本兩輛汽車,斃了四十多個日本鬼子,我軍無一人陣亡,後來第四支隊還不斷壯大,擴編成7個中隊。”
林啟這時奇道:“咦,怎麼金枝說他公公說過,當時臨沂還是失守了麼?還發生了大屠殺。”
李得勝歎了一口氣,答道:“當時國軍已經損失慘重了,而且要以整個國家作為戰略意圖嘛,打了勝仗就轉移了,為後麵的持久戰做準備,就是可惜臨沂那些鄉親們啊,唉,這就是戰爭,不管贏還是輸,老百姓都要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