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海域沒鯊魚。”
“那要是貨輪不來怎麼辦?”
“不會的,我都聯係好了,最多等一個小時吧。”
……
最後林啟還是在大罵中跳下海,趙天明便開著小艇走掉了,很快就沒有蹤影,瞬間便有一種從沒有過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恐懼感包圍著林啟,前後左右除了海水還是海水,林啟終於體會到滄海一粟的那一粟是什麼心情了。
日頭正盛,林啟昏昏沉沉的也不知等了多久,心裏總估摸著肯定不隻一個小時了,連罵趙天明的心都沒有,心想可能他也是為了演得像一些吧,就在以為自己快要泡成鹹肉腸的時候,終於看到遠處一艘集裝箱貨輪漸行漸近,忙不迭拉開趙天明給他的信號煙。
被人救上來的時候,林啟已經有些神智不清了,一番搶救後終能說話,奇怪得是林啟編了一堆可能落在海裏的理由,結果沒有一個人問他,直到兩天後,林啟實在忍不住,問一個船員:“你們不奇怪我怎麼會在海裏的?”
那船員叫李經緯,是個十九歲的山東小夥子,聽林啟這麼問,他反而奇道:“不是趙大哥安排的麼?我們的船曾在索馬裏被劫持,是他帶人救了我們一船人,現在幫他這點小忙算什麼。”
林啟下巴都沒驚掉,問:“什麼?這麼說,這事兒……你們這一船人都知道?包括船長?”
“是啊,林先生您就放心在船上休養吧,什麼都不要想,到了上海港我們會妥善安排您,船長已經跟上海警方聯係了,說海裏救到一個人,應該是被綁架者,你的身份又是真實的,到時候隻要配合警察做些調查就行了。”
這個時候,林啟已然又把趙天明祖墳罵得冒青煙了, 暗道:“這該死的趙天明,這他媽還需要演個毛的戲啊,害得我差點被海水醃成臘肉。”
貨輪航行了十幾天,平安抵達了上海洋山港,果然如李經緯小兄弟說得一樣,一靠岸就被上海警方帶走了,做了一些簡單的調查核實,便確認了身份,兩天後回到了家。
老爺子林建軍平時是個沉默寡語的人,從小對林啟很嚴厲,林啟好不容易從狼牙山穀逃脫,回到維和部隊,結果說要退伍就退伍,還突然又失蹤這麼長時間,本以為回家要挨一頓痛罵,結果老爺子卻很樂嗬,還親自下廚做了幾個拿手好菜,爺倆兒好好喝了一盅,媽媽吳秀敏在這一邊又是噓寒問暖的,讓林啟不禁感慨,到底還是家裏的日子舒服啊。
然而環境越舒適,人就容易變懶,林啟整天無所事事,總想著趙天明也該來找自己了,結果日複一日,仍然杳無音訊,另外地球另一邊,時常跟美國那邊的莫少其和莫少北郵件聯係,莫少其已經不隻一次的表達過讓他盡快去芝加哥,林啟隻得暫敷衍過去。
如此彈指一揮間,又是過去了一個多月,眼見著天氣已經入秋,林啟在家呆的骨頭都快酥軟了,覺得到底不是個辦法,而且剛開始幾天還好,時間一長,林建軍、吳秀敏夫妻兩整日裏嘮叨,讓他趕緊找對象,這才是終身大事。
林啟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還是決定找份活幹吧,於是又操起了老本行,在一家報社謀了個記者的工作,上班第一個禮拜就在單位附近租了個房子躲清靜。
這家報社主營業務是《領先日報》,近年來受數字信息化媒體的衝擊以及人們閱讀方式的轉變,說白了就是看報紙的人越來越少,看手機電腦的人越來越多,報社經營日漸慘淡。
不過好在領導集團能夠審時度勢,發展創新,及時創辦了一個分社,主營互聯網業務,為多家新聞門戶網站以及本地的知名論壇社區各類提供新聞來源和其他的信息資源,甚至自己還建立了一個小眾類新聞網站,名字叫《新聞不掉線》。
這是針對當今社會泛娛樂化現象嚴重,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種類太多太雜,以至各類網絡、電視等媒體為了博取眼球,人為的製造“娛樂”因素,甚至不惜打色情的擦邊球,久而久之,人們甚至對社會上應當關注的問題有時都一笑了之,起不到新聞該有的作用。
於是在領先報社主編仇同凱的牽頭下,創辦了這個網站,為了就是針對某一時間的某一熱點新聞或社會現象,進行長時間的跟蹤不間斷報道,從而保證該新聞或者社會現象不會迅速淡出人們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