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真的是機會均等嗎
國際觀察
作者:翁淮南 王慧
精彩導讀
天文數字般的競選資金,會把99%美國人的“總統夢”扼殺在搖籃裏。
美國1%最富有的家庭擁有全美37%的財富,已發展成為一個“贏家通吃”的經濟體。
如今,美國金融危機與貧富懸殊問題互為因果、彼此惡化。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沒有實現全民醫保的發達國家。
美國所謂的宗教信仰自由,其實是基督教的信仰自由。
1100萬人無合法身份,移民問題成為撕裂美國社會的傷痛。
編者按:在有些人眼裏,美國夢意味著“平等、自由、民主”,美國也自詡為機會之國。然而現實中的美國真的如此嗎?近日,記者訪談了國家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劉金光、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朱繼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張永軍、武漢大學政治與管理學院教授劉俊祥、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研究中心顏旭、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豔豔、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程晉寬、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鄧海英等相關專家,請他們從經濟、政治、社會、教育、就業等領域深度剖析美國社會,呈現一個真實的美國。
貧富懸殊成為無法治愈的頑症
美國布蘭代斯大學資產和社會政策研究所今年3月公布,當今美國1%最富有的家庭擁有全美37%的財富。另據美國人口統計局公布,美國2011年的貧富差距為40年來最大,大約有4620萬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為近53年來的最高水平。
21世紀以來,貧富差距問題成了美國嚴重的社會問題。與收入分配相關的“肥貓”理論認為:貪婪的高管以犧牲股東的利益為代價互相支持獲取高薪。美國號稱擁有占人口總數達80%的龐大中產階級階層,極為貧窮和極為富有的人群隻占少數。但美國企業主管的工資是普通美國人工資的300倍,比20世紀70年代翻了10倍。
新近公布的數據也指出,美國中低階層享有的社會總財富量急劇下降,80%家庭的收入不到國家總收入的一半,而在上層人士中將近2/3的收入又流入隻占0.1%的極少數人手中。
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這些最富裕的美國人實際收入的年增長率達到400%,而擁有高學曆的工人工資自2000年以來根本沒有增長過。投資家巴菲特提供的數據顯示,資本收益超過100萬美元的美國富商隻繳納15%的聯邦稅,而年收入僅5萬美元的秘書卻要繳納25%的收入所得稅。
如今,美國金融危機與貧富懸殊問題互為因果、彼此惡化。正如德國《明鏡周刊》評論說,美國已發展成為一個“贏家通吃”的經濟體。3月18日,美國德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在電視上發表演說,認為奧巴馬的社會公正觀正讓美國陷入內戰之中,“那就是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對抗”。
政治平等仍是個神話
3月25日,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進行的“美國仍是機會平等之地嗎”調查顯示,目前讚成的為47.58%,而投反對票的占52.42%。“美國機會平等”遭到越來越多美國人的質疑。
當代美國收入的極端不平等導致極端的政治兩極化。位於美國財富金字塔尖端1%的人擁有最好的教育、最好的醫生、最體麵的職業和最自由的生活方式,並且少數人不斷增長的收入和財富“收買了一個主要政黨的忠誠”。對此,就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也不得不坦承,昔日美國想努力創造的機會遍地、機會均等的“美國夢”,仍然是個神話。
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就已宣稱“人人生而平等”是不言而喻的真理,然而,在美國政治領域,不平等卻仍然存在:
一是選舉權的不平等。美國公民擁有法律上的普選權,但選舉團製度和高額的選舉經費等,導致了選舉權事實上的不平等,造就了美國的精英政治和等級政治。二是政治參與的不平等。因為財富能力、社會地位和組織身份等政治資源的不平等,決定了公民在參與政策過程和控製國家權力方麵的機會與權利的不平等。強勢利益集團可以通過金錢力量和遊說集團等影響控製立法、行政和司法機構等的決策活動。三是政治功能履行的不公平。對於那些擁有公民能力的個體而言,當其受到政府決策約束時,政府沒有平等地考慮他們的幸福和利益。
美國標榜“多元化政治”,實質上美國的權力並不是廣為分散的、多元化的、非壟斷性的,而是典型的寡頭政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魯格曼指出,“占領華爾街”運動實際上就是美國不平等政治仍然延續的產物,也是民眾對美國民主黨和奧巴馬推行新平等政治不力的不滿和抗議。
美國陷入教育質量與教育不公雙重困境
“如果說在今年1月淩晨排隊報名參加科學夏令營這件事聽起來不可思議,那麼你家裏肯定沒有在2004年後出生的紐約孩子。”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道說,對於越來越多紐約孩子和家長來說,擠不進各種培訓班將成為一種生活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