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春秋萬人殺 第二百五十七章 聽雨(1 / 3)

焦土,不時迸射出火花。

無數的人臨在邊緣上,不敢向前踏出一步。

不久前,這裏發生了曠世大戰,整個東仙域的力量都壓在了這裏,形成了這片戰場。土地被千錘百煉,猶如一頭洪荒巨獸匍匐在這裏。

蒼穹到現在還是一片混沌,閃爍著足夠毀滅全一境的紅色雷霆,毀滅性的風暴不時掠起,驚人至極。恐怕靈氣的紊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

砰!

有人用三品玄靈器在地麵上斬出了一劍,當即劍碎,而地麵上連一道刻痕都沒有。嚐試者連連後退,麵色潮紅,嘴角溢出了鮮血,受到的衝擊顯然不小。

漆黑如鐵的土地中,不知道雜糅著多少靈器跟靈術,更是有著離主的劍氣跟李逸仙的刀意,千縱萬橫,走在上麵,必須要用龐大的實力來對抗這些東西。

通玄境巔峰的強者,運氣好一些,在這裏也不過是能夠前行十幾裏,連最中心的戰場都無法看到,依舊處在邊緣之中,而能否留下刻痕,則是另說的事情。

能在這裏上前行多少的距離,一劍能夠留下的痕跡有多深,成為了證明實力一種方式。甚至專門劃出一塊區域,諸位強者都會在那裏刻下名字,以此來變相的交鋒。

逐漸的,這種方式開始流傳,根據刻痕深淺的實力排名也開始廣為傳播。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個名字躍入視野之中,伴隨的是刻痕深幾寸幾。

每一個站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不得不感歎那場戰鬥是多麼的浩大,對翻天覆地的偉力心生崇敬與向往。

關於那場大戰的傳說,流傳下來的版本不下十個,誰都不知道那到底是怎樣的戰鬥,關於參戰的人也隻是知道幾個模糊的名字而已,但是這並不能阻礙人們對於戰鬥的幻想。

曾有人在此一劍斬蒼穹,一刀起天際,狂暴的靈術席卷天地,遮天蔽日的巨手在這裏摘下星辰……

人們將這片土地稱之為“天葬戰場”,並且開始有規模地探索這片勝跡。當不斷有人在這裏獲得益處,撿到某些東西的時候,一股狂熱的潮流逐漸被掀起。

現在的諸位天才強者,以能夠進入“天葬戰場”多遠為驕傲,根本不曾想象那場大戰的引發者跟主導者,會比他們還要年輕上無數倍。

一些好走路徑逐漸被人探索出來,標準的隊伍開始組建,向著中心探索而去。

“天葬戰場”的邊緣開始形成城池,即便在火藥味十足的現在,這裏依舊能夠吸引無數的修行者。

“第一百八十六裏!冷鋒居然前進了到了一百八十六裏!”

“六寸三!那位黑袍劍客是誰?竟然超過了平南劍神的記錄!”

每天都是這樣的數字充斥著四周,人們開始逐漸忘卻創造出這裏的人物,隻記得這些數字後麵的人。

……

一線天的峽穀。

最適合伏擊。

趙文啟一身白衣進,一身血衣出。

冷秋水不再冷,刀鋒滾燙的猶如烙鐵。

從他離開北野城的那一刻開始,明的暗的襲殺就不斷,不論他怎麼隱藏,他的行跡總會暴露。

一路前行,他身上的傷越來越多,冷秋水也愈發滾燙。

七大王朝想要殺的人,隻需要一句話,就有著無數的人前仆後繼。並且這些人無根無底,怎麼查都查不到指使者的頭上。

不過,這樣的指使者根本不需要去查,昭然若揭。

趙文啟需要考慮很多事情,才能夠麵麵俱到,沒有任何的漏洞。要不然他走到哪裏,都會是一場災難。

三個月後。

趙文啟立在青雲山上,給師尊蘇長白的那片竹林澆了澆水,說了一通話,開始了漫漫的旅途。

“師尊,我沒有照顧好小師弟。”

“師尊,我會找到小師弟。”

“小師弟那麼頑強的家夥,一定不會死的。他從來都是如此,讓人提心吊膽,最後讓人喜出望外。”

“以前還能夠教訓他,現在倒是打不過他了。”

“不過他這次這麼讓人擔心,若是不教訓他,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惡氣。”

“放心吧,師尊,我會找到小師弟的,一定!”

首先是去了一次唐家,趙文啟將青雲山上的丁香跟江瑤都托付給了唐天,那裏無疑是最安全的地方。

眾人商議過後,並沒有一同去尋找王石,隻是由趙文啟去尋找,其餘的人都蟄伏起來,磨礪自身。

七大王朝絕對不會允許太多的人尋找王石,他們隻會留下一個誘餌。若是王石還活著,就集中所有的力量圍殺他。所以眾人不能都去尋找王石,有趙文啟就足夠。

下山的時候,碰到了曾經的大師兄沈安。

“王石,已經不再是你的師弟,他已經比任何人都要強。”斷臂的沈安,氣息明顯比以前更加內斂,顯然也找到了自己的劍道,或許不是很鋒利,但絕對很長遠。

趙文啟點頭,深以為然。

已然是初春,青雲山開始落雨,就跟多年前,王石登山的時候一樣。隻是現在,已經沒有了蘇長白的笛聲,也沒有了那個倔強的小師弟。

趙文啟坐上了小師弟當年來時乘坐的舊船,望著青雨,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