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經,是藏傳佛教的一種宗教活動。轉經一般分為兩類,一類即圍繞著某一特定路線行走、祈禱。一般而言,信徒們都是圍繞神山聖湖進行轉經活動,譬如圍繞納木錯、岡仁波齊等;另一類即是手持轉經輪,或是到寺廟門前推動那一排排的轉經筒。藏傳佛教信徒認為拉薩是世界的中心,拉薩則以釋迦牟尼佛為核心所進行的轉經活動是最著名的,也是信徒最喜愛的一種轉經方式。相傳,最早的轉經活動就開始於拉薩的寺廟。在佛教徒的教規裏,轉經一圈稱為圓滿,圍沿佛殿周圍的轉經甬道一圈為“囊廓”,也被稱作內圈;繞大昭寺一圈為中圈,稱做“八廓”;如果圍繞小昭寺、布達拉宮、大昭寺、藥王山一圈便是外圈,稱做“林廓”。
轉經筒也被稱為“嘛呢”經筒,是藏傳佛教的主要的法器之一。一般分為兩類:手中搖著的和寺廟裏固定在架子上的。現在還出現了利用水能、風能、燈火熱能等推動的代人持頌的轉經筒。
藏傳佛教認為一個人持頌的六字真言越多,積累的功德就越多。因此,佛教徒們不僅口中持頌,而且還特地製作了轉經筒。在轉經筒裏放進一張寫滿“六字真言”的經卷。轉經筒轉動一周,就相當於念經一遍。藏傳佛教以右為尊,轉經規矩也是順時針的。
在拉薩的八廓街,隨處都可以看見手持轉經筒的人們,轉動的經筒,和那些臉上的幹淨的微笑成為八廊街一道獨特的風景。在藏區大大小小的許多寺廟神殿的長廊通道或者寺廟門前,除了可以看見一排排的轉經筒,還可以看見那些一邊搖動轉經筒下端的手柄,一邊虔誠地在心裏默默念著六字真言的佛教徒們。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用簡單的轉經積累功德,最終解脫輪回之苦,與其說是人的信仰,不如說更像一種融入了日常生活中的單純而執著的信念,在雪域高原上,默默地、淡定地傳承著,從今世,直到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