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崇安認識的外商也不多,一直也沒法打開更多的銷路。
可我大哥不一樣,他原本久居天津,最擅長和洋人打交道,認識不少外國商人和洋人領事。
那些有權有勢有渠道的洋商,其中有不少也將活動的重心轉到了上海。
所以對於我大哥來說,隻要手裏有外國人感興趣的貨,他就能直接將那些東西賣出國門。
蘇州不少富商有貨源,而我大哥有銷售渠道。
兩者結合,自然一拍即合,可以聯手賺更多的錢。
而我大哥也就是憑借手握銷售渠道的資本,很快融入進了本地商人的圈子中,就連一直對我很有成見的李崇安,也起了交好我大哥的心思。
在幫著本地商人和洋商談下了幾樁大買賣後,大哥就順勢提出要在蘇州辦紡織廠和製衣廠的想法。
賣原料和賣加工品的利潤空間相差是很大的。
本地富商在知道大哥銷售路子廣之後,都很樂意參股我大哥辦的工廠。
不過我們兄弟倆資金充裕,沒必要拉太多的合夥人進來。
大哥同我商議之後,便隻把李家和司徒青拉進來參股。
李家是蘇州富商的領頭人,司徒青是蘇州黑道最大的話事人,有他們兩家參與,我大哥的廠子會剩下許多麻煩。
雖然就算沒有他們,憑借我在蘇州城的聲望,等閑之輩也不敢來找麻煩。
但做生意嘛,多兩個人分攤風險也是好的。有靠譜的合夥人,我和大哥也能省心一些。
我們兄弟倆和李崇安、司徒青做一塊敲定股份分配後,紡紗廠和製衣廠的選址、建設就算提上日程了。
在大哥甩開膀子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
北方戰事也接近尾生,袁衝提前從前線回來了。
袁衝這一回來,趙立的婚期就到了。
除了趙立和袁穎,姚半仙與沈瑤也準備奉子成婚。兩對鴛鴦正好一塊把婚事辦了。
……
十月二十五日,這一天,深秋風涼。
桃花塢姚宅和位於拙政園附近的趙宅卻是一片張燈結彩,紅火熱鬧。
趙立與姚玹都沒有長輩在世,便請我大哥幫他們主持婚禮。
袁衝呢,也是大老粗一個。
他當年自己結婚時形式過程什麼的都比較潦草,可是今番嫁妹子,他卻不想委屈了袁穎。
於是,不會操辦婚禮的他便請來了李崇安當主婚人。
如此一來,這兩對新人的婚禮倒是越辦越熱鬧了,吸引了不少蘇州名流前來觀禮。
望著婚禮現場人山人海的那陣仗,站在一處小樓上的我既覺得羨慕,又對自己的機智決斷感到慶幸。
“幸好啊,沒有答應當他們當中任何一位的伴郎,要不然今天我非得累死。”樓台之上,我牽著李明玥的手,望著院子裏正拜堂成親的兩對新人,頗為感慨。
李明玥聞言白了我一眼,撅著嘴幽怨道:“袁穎,沈瑤都嫁人了,也不知道某根木頭,還要讓我等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