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民國時間被盜墓者挖出來後,這個貔貅擺件才流入古玩市場。
貔貅擺件的第一位收藏者是誰,拍賣方也不清楚。
拍賣方是從一個新加坡的製藥商那裏把這件物品弄來。
那名製藥商在把貔貅擺件交給拍賣方時隻說了這個東西是當年他爺爺從蘇州帶到邰彎,然後又從邰彎帶到新加坡來的。
富商的爺爺曾經說過,這件貔貅擺件有些不詳。
當年它剛出現在蘇州時,就害死了四條人命,有個蘇州富商得到它,也險些因此喪命。
再後來,那個蘇州富商撿回一條命後就把貔貅擺件鎖起來了,沒再碰過。
幾年後,富商去世,抗戰爆發,蘇州許多有錢的商人都遷往重慶四川。
那年月兵荒馬亂的,貔貅擺件卻不知怎麼地,被人從富商的宅子裏裏偷了出來,又經過幾年的兜兜轉轉,最後落到了製藥商爺爺的手裏。
製藥商的爺爺以前是國軍軍官,當年國黨退守邰彎,製藥商的爺爺也得以獲得一張船票。
他帶著貔貅擺件和其他值錢的東西到了邰彎,到邰彎後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和安置,便一咬牙輾轉去了新馬泰。
然後直到又過了六七十年,拍賣方多方打聽,上門遊說製藥商把東西送回國拍賣,這貔貅擺件才就來到了香港。
以上,就是貔貅擺件的全部旅程。
而拍賣方在推出貔貅擺件時,也沒有再自作主張地給它安插什麼其他亂七八糟的來曆和傳說。
原因是不需要。
這件貔貅擺件是今晚年代最久遠,保存也最完好的老物件。
相信有眼光的收藏家,都不會放過這件難得的,宋代以前的古董。
“底價4500萬,現在開始競拍!”當拍賣師介紹完貔貅擺件的來曆後,下麵坐著的各路收藏家都快瘋了。
人們競相追逐,價格很快就攀升到了八千萬,而且上升趨勢依舊堅定。
“八千五百萬~!”
“九千萬!63號位的先生出了九千萬!”
“九千五百萬!27號位的先生又追加了五百萬!”
“九千五百萬第一次!”
“九千五百萬第二次!”
“九千五百萬……天呐,16號位的小姐直接將價格追加到一億兩千萬!這真是大手筆,有魄力!”
隨著拍賣師激動的大喊,人們都紛紛向16號位看去。
那是一個氣場很強大,但年紀應該沒超過三十歲的女子,而在她旁邊坐著的,還有一位頭發稀疏,年近古稀的老者。
許多本地商人在看見那位老者後說話的聲音都小了許多。
原來是香港的歐陽老先生,這位主以前可壟斷過香港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賺錢產業,是本地商圈中高聳入雲的神話級大佬。
雖然早在千禧年的時候,歐陽老先生就淡出了公眾的視線。
但稍微有些碧數的港商都知道,這位正聳拉著眼皮的大佬,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