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查找地方誌(2 / 2)

“季琛,鬆陵人士,字無否,乃江南著名造園師,著有《園治》一書,晚年回歸鄉裏,於崇禎十七年葬於鎮東麵鬆陵湖畔。”

鬆陵,是同裏過去的名字。鎮東麵的鬆陵湖畔就指是羅星圩那一片的荒地。

我們讀到這條記錄,才知道原來羅星圩以前還埋著一個挺有名氣的明代造園師。

說起季琛,現在的同裏人幾乎都聽說過。

造園師就是專門建造園林的設計師和總工程師,在蘇州、揚州一帶,有不少從明代遺留下來的園子都是季琛修造的。

盡管季琛的後人早就搬離了同裏,不過季琛的故居和祖宅都被保留了下來。

我們剛到同裏的第二天,還和袁穎、沈瑤她們一起參觀過季琛故居呢。

“沒想到季琛死後是被埋在羅星圩一帶了。這件事情鎮子上的其他人不知道嗎?”我說著,將舊書還給尤老太爺。

“可能時間久遠,人們記不清了吧。”姚半仙說:

“季琛是在崇禎末年死的,也就是1644年,而陸德軒的曾祖父是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才來到同裏。”

“這期間相隔二百多年,當陸家決定在羅星圩建造宅子時,沒人記得那裏埋過人也是很正常的。”

我聽到這話,說:“那你們認為,那些人會不會是衝著季琛的墳墓來的?”

“不好說,季琛隻是一個園林設計師,雖然他也是個詩人,但不算太有錢。”

姚半仙不置可否道,

“更何況,我們也是剛知道季琛是葬在羅星圩的,那暗中搗鬼之人又是從哪知道這個事情的?”

“說不定他們從別處得知季琛墓中有寶貝呢?不然該如何解釋那些人裝神弄鬼的作案動機?”趙立問道。

“現在下結論還太早了,不過不排除這種可能。”姚半仙想了又想,說道。

隨後,我們向尤老太爺告辭,離開了尤家。

陸德軒的案子比采花賊還要麻煩,目前我們做的調查,都是依據蛛絲馬跡做出的推論。

至於作案之人的犯案動機,仍是謎團。

在離開尤家之後,我理了理思路,還是建議大家先將突破口放在陸德軒家的那兩個家丁身上。

根據之前的猜測,我們懷疑陸德軒的家中有作案者的同夥。

在沒法找到更多證據和線索的情況下,把藏在陸家的內奸先抓出來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在我的建議下,劉至銘展開了新一輪的調查。

之前在陸家討論案情的時候,陸德軒就說了,他家一共有四個家丁,分別叫做劉平、李四、王三、趙德。

其中劉平和李四都是本地人,在陸家做工多年,知根知底。

王三和趙德是去年來到同裏的外地人,兩人都是在今年三月,才進入陸德軒府上做工。我們要調查的也就是這兩人。

但是很快地,調查就陷入了僵局。

因為就在劉至銘想查出他們誰是陸家內奸時,趙德就死了,被人一刀斃命,殺死在晉安橋附近的小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