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和地看著我,眼中有洞察世事人情的智慧光芒。
爺爺知道我決心已定,也不再勸阻,隻是道:
“秋林啊,你真的長大了。咱們這個家,這個宅子,以後都是要交給你來守著的。”
“你想做什麼,爺爺不會阻攔,就當是曆練吧。但是有一點你千萬要記住了,不論遇到什麼情況,你都要完完整整地回來。”
“嗯,那是必須的。”我聽爺爺這麼說,心中也鬆了口氣。
如果他老人家不支持我再去冒險,那我就沒法再調動家裏的人手和資源了。
從爺爺書房出來,我拿著日記回到房間。
時間還早,我回房後大概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才把整本日記完整地讀完。
讀完日記後,我揉了揉幹涉的眼睛,躺著思考著日記裏的內容,迷迷糊糊之間便睡著了。
……
時隔多日,再次入夢。
就像是在繼續著一部沒看完的電視劇,我又回到了民國。
仍舊是1930年的夏天,從玄墓山回來後,沒過幾天就到了七夕。
北方的戰火還在綿延,位於後方的蘇州卻是一片“國泰民安”的祥和氛圍。
蘇州富商頗多,在商會的串聯下,有人建議好好舉辦一次七夕廟會。
而舉辦廟會的地點,就定在京杭運河邊上的寒山寺外。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一千二百年前,詩人張繼在此寫下了一首《楓橋夜泊》,從此寒山寺聞名天下。
世事變遷,花葉枯榮。
從唐代到民國,寒山寺曆經多次焚毀,卻又被後人修複重建。
如今的寒山寺裏已經看不到多少唐代遺留下來的遺跡了。
自從光緒年間,寒山寺被最後一次重建過後,這裏的就一直處於香火稀少,門庭冷若的窘迫境地。
因為缺少供奉,常年居住在寒山寺的和尚也寥寥無幾,加起來恐怕隻有十一二人。
如今的世道艱難,戰亂不斷。
絕大部分的百姓為了生存下去就很不容易了,又哪有多餘的閑錢來供奉佛祖,奉養僧人?
這次蘇州商會將廟會的舉辦地點選擇寒山寺外,也未嚐沒有幫廟裏和尚吸引香火遊客的意思。
千年名寺,寥落至今。
或許在本地商人看來,也有些讓人唏噓吧。
不過不管怎麼說,現在的蘇州還能過著太平日子,蘇州各界還有閑情舉辦七夕廟會,便算得上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七夕,對於年輕男女來說,這是一個必須“騷動蕩漾”的節日。
天還沒黑,趙立就穿著新買的白色西裝,梳著騷包的中分頭,跑去袁家接袁穎去了。
我和趙立約定在寒山寺外見麵。
等趙立走後,我也換了身月白色長袍,穿得像個教書先生似的,去李家接李明玥。
蘇州城裏其實很久沒辦慶典活動了。
大家知道寒山寺外會辦廟會後,都很熱情高漲,但凡日子還過得去的年輕男女無不出門,呼朋喚友地向城外趕去。
街上人流熙熙攘攘。
當我騎著馬來到李府門前時,穿著一身水綠色立領連衣裙的李明玥便嬌俏可愛地從大宅門裏走了出來。
她娉婷婀娜,俏皮地來到我的身邊,宛若一位遺落人間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