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素離婚了,這一年,她三十五歲。
羅素素一直認為離婚和自殺一樣在她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不是那個女人都有勇氣做到的事情。可是這一年的冬天她都經曆過了,走完這段婚姻她用了五年時間。
說起羅素素這個人,除去結婚這件事,她一直是平凡世界裏再平凡不過的女人了。羅素素出生在JS同裏一個清麗古樸水多橋多的小鎮,羅素素一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她的父親都是老老實實的茶廠工人,母親沒有工作,在家門口裏張羅開了一個喝茶的小茶館。茶廠效益不好,父母下崗後以賣早茶點為生計。每天早上五點燒水做茶點後用竹編的老式熱水瓶裝上一排排擺好,再加工一些自家做的特色的小點心,賣給早晚過來喝茶聊天的鄰居或來往的客人,賺的一點辛苦錢供全家的生活。
羅素素的童年就是在茶廠的家屬院度過的,茶廠偏僻離縣城的中心在郊縣的夾縫中,沒有喧鬧,倒給她身上營造了了一種淡泊寧靜的茶香氣質。父母35歲才生了羅素素,她是家裏唯一的孩子。父母年紀大,她和父母平日裏沒什麼話講,又是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性格有些內向生性膽怯,顯得有點孤傲,很少跟人來往。
學校裏,同學們踢毽子做遊戲的時候,羅素素一般都是托著腮靜靜地坐在窗戶邊看著外麵單調的風景發呆。有一種將天下煩心事掃盡的靜,這種沉靜給周圍的人一種落落寡歡的清高的印象,就這樣她平平淡淡度過了她的學生時代,順利的考上本省的一所中醫學院。
她家裏沒有什麼祖輩學中醫等著她繼承祖業源遠流長讓她傳承,學中醫隻是為將來謀求職業改變命運找一條好的出路而已。羅素素畢業後照樣找不到工作,平凡而普通的父母沒有任何門路來為女兒的工作鋪路,他們也不懂得想什麼辦法能主動為女兒尋找這樣的門路,羅素素畢業之後隻好回縣城等待工作,等了一年發現沒有關係即使在這樣的小縣城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羅素素畢業分配沒有希望,又拚了一年考上了省裏的研究生。
羅素素發現自己很適合學習,如果家庭殷實衣食無憂她希望自己能做一輩子學生,一輩子呆在學校這塊安靜聖潔的淨土和書本打一輩子交道,可是她做不到,研究生畢業之後已經她快26歲了,如果再考博士對於她不是很難得事,但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了,渾身上下一身毛病。羅素素很孝順父母,不想讓父母這麼大年紀還有這份累,想著趕緊工作為父母分擔一些壓力。
羅素素生來就是一個乳白細嫩的江南美女,再加上她還有一副和當地人格格不入的氣質,都說羅素素這副模樣一看就不是這個小鎮裏容不下留不住的人。她是一個美女但在縣城裏卻沒有人追求她,一半原因是因為她的父母是開小茶館的出生,說起來找一個這樣的親家總是不太好聽。另一半原因是她太漂亮了。女人太漂亮反倒嫁不出去,說出來就沒人相信,其實原因很簡單,男人找情人喜歡漂亮的,可是要找老婆卻秉承一條自己看著順心,別人看著惡心,留在家裏放心,能召之即來來之能用的真理,像羅素素這樣美麗的女人男人們擔心收摟不住早晚要給自己戴綠帽子。再加上羅素素性格內向給人一種落落寡歡的感覺,冷冰冰的拒人千裏之外。也有人給羅素素介紹過幾個人,有的見麵一次就覺得不合適,有的連麵也沒見過,一來二去把婚事耽誤了。
就在羅素素一路尋尋覓覓的時候,丈夫宋加明像救世主一樣出現了。
宋加明比羅素素大十歲,是羅素素在市人民醫院研究生實習的時候認識的。羅素素和宋加明認識很偶然,一次羅素素去找分配在省城工作的同學,偶然遇到了宋加明,宋加明主動追求了羅素素。開始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宋加明也願意聽羅素素說說心事,也願意為她排憂解難。他喜歡看書,喜歡寫詩,有時候在半夜一兩點給她寫一首詩,把一些詞套在宋詞唐詩裏寫的很唯美很能打動她。他心情好的時候也會牽著她的手過馬路,讓她走馬路裏側擔心被車撞了。
羅素素認識宋加明的時候他已是碩士生導師,擁有副高職稱的心內科副主任醫生了。羅素素剛開始和宋加明相處的時候感覺他算是一個優秀的男人,他雖長相一般,中等身材,放在人群裏並不出眾,但他英語好,日語也好,博士畢業,身上有一種特殊的學術氣質很讓她著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宋加明對羅素素的追求是一種帶著禁忌感的刺激。羅素素長得漂亮又清高,別的男人不敢追求的女人他卻可以追到手,他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大男子主義,覺得自己能征服這樣女人心裏充滿了成就感,所以他展開了熱烈的追求。人總是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分外用心,他調動出一切聰明才智像獵手捕捉獵物一樣心無旁騖專心致誌,這種進攻自然和愛情沒有直接關係,更多的是征服的本能和對勝利渴望,等他最後步步為營取得勝利之後完全暴露了本性。
按理說談戀愛找對象應該對男方的情況做一個全麵的了解,從家庭背景到脾氣性格都要越詳細越好。但羅素素認識宋加明的時候,沒有人能把宋加明的真實情況如實的告訴羅素素,更不要說全麵了解了。羅素素也傻乎乎的不懂得以一個衡量未來丈夫人選的眼光到處收集資料打探情報,於是她開始憑著直覺和宋加明相處。相處了兩年,羅素素也感覺到這個男人有點問題。
宋加明不喜歡羅素素太粘著人,尤其是在他需要獨自思考問題的時侯,如果羅素素打擾他就會發很大脾氣。宋加明宣揚說自己是醫學的奴隸,要為醫學終身奮鬥目標就必須接受自己得過一種非人道的方式生活。生活中,宋加明也很少看電影看電視,除了查資料從也不上網,如果遇到在事業上遇到瓶頸,他的解壓方式是閉關。他的情緒大起大落,他對陌生人很友善,但對熟悉的人很刻薄。他們一塊出去吃飯,他也從來不征求她的意見,他和服務員說話的霸道專橫的口氣時候讓她也不能接受。還有宋加明已經三十多歲了,卻喜歡看機器貓之類的動畫片,他覺得動畫片讓他很放鬆,這也讓她不能理解。
羅素素想他隻是個性強事業心強不願意受絲毫束縛的表現,不但不計較還挺崇拜他,談不上有多喜歡他,卻也很尊重他。但是宋加明從不尊重羅素素,做任何事情都要聽他的。在兩個人的整個相處中羅素素一直是被動的角色。在處理一些事情上他經常也會表現得異常冷漠和不近人情,他脾氣也不好的時候還喜歡動手解決問題。讓她感覺他雖然表象給人一種樸實的感覺,但他也不是一個易和人相處的人,內在心裏總是在悖論和矛盾的境界中徘徊,時而異想天開幽默過人,時而又冷若冰霜令人費解,內心世界有些錯綜複雜,很難讓人理解。
羅素素看到了宋加明身上的缺點,但這些缺點都被她忽略掉了。羅素素認識宋加明後,宋加明給了羅素素實質性的幫助,在她研究生畢業之後幫她聯係好工作單位留在了醫院的中醫科,還一並把她的戶口從縣裏轉到了省裏,就憑這件事足以說明宋加明的活動能力還是很強。宋加明幫她解決了工作的大事,又不嫌棄她家境貧寒,而且人家又是醫學博士,一個男人有點這樣那樣的缺點也足以被他大的光芒掩蓋了。更何況羅素素還期望在結婚以後宋加明在性格上有改善,她便徹底打消了分手的念頭,踏踏實實的和宋加明領證結婚過日子了。
結婚自然要辦婚禮,羅素素提出辦婚禮,宋加明執意不辦。羅素素和父母當然都不同意,結婚是女人一輩子的大事,何苦家裏隻有這一個女兒,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體麵的婚禮,如果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嫁人和親戚朋友們也不好交代。
宋加明很固執,他振振有理的說辦婚禮很麻煩,一方麵邀請了客人但婚禮現場沒有人來多冷清,另一個方麵是該請誰不該請誰讓他發愁,請了還怕人家不願意來,不請怕人家有意見得罪人,還不如不辦圖個清淨。兩情若是久長時也不在乎一個婚禮,婚禮不過是走個過場擺給人家看的一個形式,再說剛結婚能省點錢就省點錢吧。羅素素琢磨宋加明的話也有道理,他說話總是很有道理。但宋加明之後的話還是把羅素素震動了。
宋加明是一個控製欲很強的人,對羅素素的控製又是無所不在。結婚後,羅素素就像是宋加明的寵物,前前後不能出他的視線,一旦走出他的視線就要拽繩子。她可以外出但必須在他看得見的範圍之內,她可以消費但必須是在他允許之下,就連她和鄰居打招呼,和同事、朋友、同學聚會都要經過他的點頭。從不允許羅素素和鄰居打交道,不允許她和同事同學來往,還給她規定做任何事都要得到他的允許。每次羅素素和父母見麵也要偷偷的,否則他知道了會大發脾氣。一次羅素素和隔壁的鄰居多聊了幾句話,他就大聲質問她幹什麼去了。她實話說了。他就開始罵,像一個潑婦罵街一樣手指她的鼻子罵,罵得羅素素無地自容,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羅素素漸漸地完全服從了宋加明的管理。
他控製她的理由很簡單,你的一切都是我給你的,她要買什麼東西,穿什麼衣服,包括跟鄰居同事談話的內容事無巨細宋加明都要過問。宋加明給羅素素灌輸說男人找老婆就相當於給家找保姆,你以後要絕對服從我。宋加明一直在給羅素素灌輸這種觀念,他一邊灌輸一邊占有羅素素的時間,他要求羅素素做一個賢妻良母,羅素素的時間全部都被宋加明占有,最終羅素素成了宋加明刀板上的魚肉,想怎麼切怎麼切。
在這個婚姻裏,宋加明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原因有這樣重要的幾點,他認為他學西醫,她學中醫,醫療界西醫地位遠高於中醫,中醫無用,她也無用,她學的專業也是沒用的。宋加明說中醫算什麼,他言語犀利旁征博引言詞刻薄引經據典,他說中醫是打著醫療幌子的偽專業人士,就連看中醫的病人也不像他的病人有錢有素質有層次的。他是博士,她是研究生,在學曆上他更勝於她,這個是硬道理更不屑於解釋。她的工作也是他安排的,他選擇了她就是抬舉她了。宋加明看上羅素素,沒看上她的家庭。羅素素的父母起早貪黑的擺著早茶攤,這種職業說出去有點煞風景,他們結婚後不久,宋加明就果斷的提出來不準羅素素回家,讓她遠離這樣的家庭。結婚之後的幾個年她都沒有怎麼回家,和家人的親情就像是斷了一樣,也很少和朋友出去吃飯,
羅素素對宋加明的話深信不疑,像被他洗腦一樣,在宋加明長時間的訓導之下,羅素素自己都覺得自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女人,內心裏充滿了卑微感,這種自卑感像野草一樣在她心裏紮了根,整個人都不好了。羅素素不再動腦筋想他說的對不對,事無巨細的服從,順其而然的依從於他。她沒有任何的爭辯和努力,且一味就的退讓,直到退到無路可走,一直退讓到宋加明覺得他就是她的主人,可以任他左右。
宋加明在生活上是一個傻子,他是一個什麼都不會的一人,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不會任何家務。羅素素每天除了上班時間之外都要呆在家裏為宋加明一個人忙乎。
日子表麵上風平浪靜,其實是暗流湧動,這麼磕磕絆絆的過了五年,羅素素的歲數漸長,但見識不見長。到了三十五歲的羅素素對自己的認識,對婚姻的認識還都是零,漸漸的這個婚姻終於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