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要刊速覽

默克爾的聯盟會是誰?

《明鏡》2013.9.25

默克爾的勝利讓德國國內的批評者都偃旗息鼓了。然而基民盟(代表色為黑)上一屆的執政夥伴自民黨在大選中慘敗,這也就意味著默克爾必須選擇一個新的執政夥伴來組成聯合政府。目前她麵前兩個最大的可能性是與社會民主黨(代表色為紅)或者綠黨結盟。傾向下層階級利益的社會民主黨(SPD)當然是一個比較穩妥的選擇,首先這個黨勢力比較大,其次他們在8年前和基民盟還有過一段合作曆史,這也就意味著德國政治將從中右翼轉變成左右共治。當然那些期待默克爾來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改變的人希望基民盟選擇綠黨,綠黨勢力比較小,再加上綠黨內部反對聲音較大,這個選擇可能會比與社會民主黨結盟更為危險。德國最大的電視台ARD的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民眾傾向於社會民主黨。盡管雙方都不太願意,但這是看起來最可能的結局。

2025年大學會教什麼

《時代》

2013.9.26

最近一項針對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43%的畢業生不知道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是誰,62%的人不知道國會議員的任期有多長。現在的高等教育是有史以來最為昂貴的,但也許又是要求最低的。1961年時,每個全職學生每周花費40個小時在學業上,到了2003年隻剩下27個小時。這些時間並不都有效率。調查顯示,36%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在4年裏一無所獲。一半的雇主苦惱於難以招收到合格的畢業生。麵對這種狀況,教育的傳統派別主張任何專業都應該有一係列核心課程,而許多學者則青睞於讓學生更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課程表。兩者之間的爭論核心其實是大學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前者要教給學生他們應該知道的,後者則傾向於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現在,大學必須在這種爭論中找到平衡。

工會為何沒用

《快報》

2013.9.25

9月10日,法國四大工會聯合舉行抗議養老金改革的示威活動。如果是在從前,這可是件令人害怕的大時件。但這一次,鐵路和地鐵都還在運行。遊行的隊伍稀稀拉拉,裏麵的活動分子比工人還多。參與工會的工人比例在持續下滑。1991年是9.8%,2008年是7.6%。公共行業的參與工會比例尚有15%,私人企業裏已經隻有5%了。這個國家正在老齡化,活動分子和工會成員也是如此:在遊行裏,許多人的頭發都是灰白的,已經退休。工會的組織也已經失去了活力,在失業和養老金問題上沒有影響力,也就不再有吸引力。薩科齊和奧朗德都沒有為工會留下更大的活動空間。示威的效果也受到質疑:2010年的福利製度改革掀起了7次大規模的罷工和示威,但薩科齊並沒有因此倒掉。3年之後情況依舊。

談判

《紐約客》

2013.9.30

奧巴馬政府在敘利亞問題上持續的混亂和猶豫在國內飽受批評。在戰爭之初,它沒能夠抓住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最佳時機。如今,雖然它和俄羅斯就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達成協議,一旦敘利亞違規,就將受到懲罰,但軍事手段已經變得不太可能。現在,伊朗總統魯哈尼采取了一種新的介入政策。在訪問紐約的當晚,他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評論,表示願意幫助各方鋪平談判之路。伊朗的參與將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敘利亞危機已經不是民眾起義,它變成了一場後果不堪設想的宗教和民族鬥爭。奧巴馬應該意識到,在過去幾個星期裏,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美國在伊拉克泥潭中沉浸得太久,國際社會不會重蹈覆轍。關於武力的辯論已經過去,桌上剩下的牌隻有政治。

恐怖主義新麵孔

《經濟學家》

2013.9.28

幾個月前,奧巴馬總統說“基地”組織正在被擊潰,已經無力發動恐怖襲擊。恐怖襲擊將回到90年代的水平:不再是跨國活動,主要攻擊“軟目標”。西門商場的襲擊提醒我們,事實是,“基地”和其他極端組織正在回潮。恐怖分子網絡覆蓋的廣度和他們招募人員的水準是過去25年的頂峰。兩年前,本·拉登被擊斃,“基地”的高級領導人困在瓦濟裏斯坦倉皇躲避無人機的襲擊。他們最具實力的阿拉伯半島分支在也門遭到清繳。索馬裏的情況也在好轉。“阿拉伯之春”給了“基地”新的機會。埃及後來的政變讓“基地”組織的邏輯更有吸引力。武器從利比亞流通到整個地區。敘利亞成了前沿陣地。西方應該為此負大部分責任。在伊拉克,奧巴馬的撤軍太過倉促,他過度依賴無人機,對中東的關注和投入也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