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啟九年,民和俗靜,四海平一,天下康寧。史家如是道“是時,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鹹安其業而樂其事。”

三月初三,正值棲山好時節。

灼灼桃粉遍林野,尖尖芽綠嫩梢頭。

“小荼,慢些跑。”女子的聲音清澈也沉穩,配上她清秀的麵容,總是讓人心中有一絲說不出的感覺。女子無姓字綿歌,她口中的人名叫安荼,綿歌的弟弟,雖不是親的,但自小便與綿歌生活在一起,兩人也算得上是比親生的還親了。

“知道了,阿姐”小荼聽見身後綿歌的話,稍稍回了下頭,回了一聲,便又自顧自地向前跑去。

“嘩——”一股突如其來的劍氣劃破了此時林中的寂靜。小荼猛地停下腳步,他聽到了一些聲音,是刀和劍在廝殺。

綿歌走過來時,看見小荼停住的腳步,閉眼側首,很是認真的在聽些什麼。

“怎麼了?”

“阿姐,你可曾聽到些什麼?”小荼聽見綿歌的聲音,轉過頭問她。

“不曾。”綿歌搖搖頭,不緊不慢的說。

小荼聽著綿歌的回答,不禁皺了皺眉頭,自言自語的說了句“不會啊”,提步上了處較高的石坡。果然,從石坡上看下去,在他們所走的小路的另一邊有兩個交錯的身影。從這二人的交手中,可以明顯看出其中一個的殺手身份,刀起刀落之間沒有絲毫的猶豫,步步緊逼。而另一個人手邊則沒有什麼可以用的武器,隻好徒手接招。

綿歌隨著小荼也走了上來,小荼回頭看見身旁的綿歌和他剛剛一樣,凝視著這場對他們而言有些突兀的戰爭。可不同的是,綿歌的神情較小荼又多了一份思索與淡然。

“阿姐你看,我就說我沒聽錯吧”小荼有些得意的向綿歌說道。

綿歌笑笑不語,視線也未曾轉移。小荼見綿歌看的專注,也順著綿歌的目光重新看了過去。但這次看過去,那兩人的戰況已發生變化,由起初的不相上下,變為如今的勝負已分。那殺手的刀像是越戰越勇,漸漸的,將那人逼到絕境。小荼看著這場麵的眼神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你想去幫他?”雖沒有回頭,綿歌卻已知曉小荼的心思。

“阿姐,若如此下去,隻怕那那人會。。。”小荼回過頭,對著綿歌欲言又止。

“江湖自有江湖的規矩,造化如何,看命了”說罷,綿歌便轉身,準備繼續順著這邊的小路往回走。小荼看著綿歌漸遠的背影,皺了皺眉,揚聲:

“阿姐不是說過,行醫者當不負仁心不分善惡麼?”

綿歌聞聲止步,回過頭來看著自己這個宛如報國無門般沮喪的弟弟,笑著輕歎了一口氣。

“小荼,你且先過來”綿歌衝著小荼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等小荼到了她麵前,她抬手輕輕撫了撫小荼的發,開口道

“我曾經告訴過你說行醫者當不負仁心不分善惡。如今,我便再告訴你一句話,醫者隨緣,命不該絕者,緣之,生之;命定該絕,無緣,順之。”

“可阿姐你不光是一名醫者,你還是。。。。。。”小荼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綿歌一個眼神瞪了回去。

綿歌緩了下情緒,重拾剛剛的溫柔,說道:

“正因我並非一個普通醫者,很多事才不準我胡作非為。”

“救人一命,如何胡作非為了?”小荼不甘的說。

綿歌也不惱,笑了笑向前走去,留小荼一人立在原地糾結了半天,終於還是跟上了綿歌的腳步,不再提幫人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