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山穀尋寶(1 / 3)

他們竟然能從看守所弄出槍,這倒讓宋海東很眼熱。看守所他是知道的,不過沒去過。現在要去的話危險就太大了。一路上必須穿過幾個很是富庶的大鎮,被屍海所淹沒簡直是太沒有懸念了。

‘你們沒有在裏麵找找?興許可能有軍火庫呢?’宋海東旁側敲擊的問陳鵬。雖然是發小,但是現在他的老板是馬軍成。誰知道他能向著誰呢?

陳鵬和他們不一樣,從去山西當兵一直到去年才回來,回來以後有就在城裏工作了。其實對家裏最陌生的就是他了,對山穀裏麵的軍事基地的印象還停留在七八年前。

‘去過,什麼也沒找到。好多房子都空了,山洞也都改建成小廠房了。輕體板,泡沫廠都有,就連喪屍也不多。我們去轉悠了一回,就再也沒有進去過,裏麵也有別墅,但是沒水沒電還不如這裏方便。’凡是和軍字擦邊的,基本就和搶有緣。他們進去找了一圈什麼都沒有,但並不代表宋海東就會死心,不進去找找睡覺都可能不安穩。

騎著一輛摩托車(因為不會開車)以散散心為由往山穀裏麵跑去,他要親自進去找找才放心。

其實山穀在以前是一個村,叫峰聚,很多山峰在這裏聚集的意思。部隊進來後也沒有多少改變。直到上個世紀應該是九六,九七年的時候,政府強製給他們搬遷了。凡是出去的待遇不是一般的好,免費在城裏擁有戶口和一個宅基地,現在看來戶口這東西不怎麼重要,但是那時候一個城裏戶口,農村要是辦的話至少要七八千,一個工人的工資那時候是多少,一年三千不到,更別說在農村了。光這個戶口,就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湊齊。

這在山溝裏的農村來說光宅基地就好幾萬。要是買樓房,政府補貼一半。這在當時讓附近的好幾個村子都眼紅,甚至有人頂替想進去,但是成功者寥寥無幾。

凡是沒有絕對,終歸還有那麼幾戶人家留了下來,清一色的老年人。這個山穀除了偶爾進去玩玩,就慢慢地被人遺忘。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部隊上還時不時的在村裏放幾場電影來個軍民大聯歡,隨著部隊漸漸地撤離人員的稀少加上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露天電影這種那時候最期盼的快樂也銷聲匿跡。

獨自一人在三米寬的公路上奔馳,軍隊自己修的公路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變樣。並不像民用的,動不動就要修理,就像是衣服上的補丁一樣。

涼風習習,天氣有點冷,路兩側就是山,山上基本都是杏樹桃樹之類的經濟林。偶爾出現一座座廢棄的石頭房子,這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的民居,現在基本是廢墟一片。

整個山穀大約五公裏長,口小肚子大,一條公路直通到穀底,公路旁邊是一條一兩米寬的小河溝。別看河溝小,末世前這裏的別墅之所以好賣全都指望著有山有水這樣的好地方。

山穀內部就像是亞腰葫蘆一樣,有兩個小小的平原,一個有三四十畝地大的樣子,大一點的不過是百餘畝。上麵都修建了圍牆,裏麵都蓋了倉庫和一些不知道什麼用途的建築,其中還有不少全木質結構的。

毫無意外這裏已經一個人都沒有了,有用的東西也都被搶掠一光,幾具喪屍的屍體在院落裏靜靜地等著腐爛。這應該是馬軍成一夥的手法,喪屍就放在院子裏毫無遮攔。

路邊也有幾個山洞,部隊以前用來存放物資的倉庫。山洞能直接開進一輛載重貨車,而且在裏麵能夠毫不費勁的轉彎。要是私人的話,打死也沒有那麼大的財力在堅硬的石頭山開鑿這麼大一山洞,這得要用多少炸藥啊。

特色的就是山穀兩側的山頭,從山腰開始,一座座的懸崖直挺挺的刺向天空接近百米。橫看成嶺側成峰用到這裏就是太貼切了,從側麵看又像是天然形成的城牆,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和專業的登山設備,要爬上去想都別想。還是部隊有眼光,這樣的地方易守難攻,從外麵想進來隻有走山穀口。

溜溜達達的順著公路往穀底走,一路上沒有人煙,隻有風吹過的樹葉隨風起舞。此時卻沒有沒得意境,隻有末世後的淒涼與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