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遊衛冕戰

競技

作者:俊鵬

11月3日,浙江龍遊,2013年亞太汽車拉力錦標賽第6站暨2013年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中國(龍遊)拉力賽在此完美收官。長安鈴木永馳車隊與來自國內及亞太地區不同國家的100多輛賽車、200多名車手同場競技,最終以包攬組別車手冠、亞、季軍,隊賽冠軍的傲人成績在龍遊站成功衛冕,同時提前鎖定組別年度總冠軍,再一次用實力印證了長安鈴木賽車的冠軍品質。

龍遊賽道又被稱為“魔鬼賽道”,其得天獨厚的竹林公路和鄉間道路,富有挑戰性的多彎賽道及沙石路麵非常適合汽車拉力比賽,因賽道多變及難度較大而備受國內外選手的推崇。著名WRC車手阿特金森(Christopher Atkinson)、麥克雷(Alister Mcrae)都曾是這裏的常勝將軍。而此次永馳車隊的終極目標便是成功衛冕,繼而鎖定總冠軍獎杯。

備戰 & 勘路:大陣仗、小細節

此番出征,永馳車隊陣容龐大,共派出兩個組別的5輛賽車、10位車手參賽。比賽前永馳車隊行程近2000km將賽事物資運抵浙江省龍遊縣,這其中包括2輛維修卡車、3輛雨燕賽車、2輛天語賽車、5輛工作及賽道堪路用車。工作人員連夜搭建維修區營地,組裝調試賽車,為即將開始的大戰做好準備。

勘路日,永馳車隊的所有賽手對本次龍遊站拉力賽的7條賽段分別進行了2次堪路,勘路的細節決定了比賽時車手的發揮及安全,拉力賽車手的技術不僅體現在對車輛的操控上,對路書的準確把握也是衡量車手經驗的重要環節。永馳車隊的冠軍車手何勇有著多年的比賽經驗,對路書也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說即便是同樣的賽段,駕駛不同狀態的賽車、不同的天氣甚至是不同的光線下,賽車的節奏都會發生變化,這些都需要車手仔細分析不能怠慢。況且今年龍遊賽道新增了2條全新的賽段,對每個車手來說它都是陌生的,這就看誰進入狀態更快,拚技術、拚理解、拚與領航員的配合,而不僅僅是拚賽車了。

短道賽驚豔

勘路之後,龍遊站的比賽正式拉開了帷幕。首日是超級短道賽的比拚,賽道全長1.82km,為沙石路麵,賽車在這裏底盤采用拉力設定,並使用拉力輪胎。短道采用國際主流的雙車同步發車,立交橋更換內外道的對決方式,精彩程度可見一斑。永馳車隊的何勇、侯俊鵬駕駛1.3L排量的S1組雨燕拉力賽車,對戰駕駛1.6排量S2組的上海大眾POLO賽車。雖然兩輛賽車組別不同、動力不同,但本應無懸念的對決突然充滿了戲劇性。搶先的竟然不是1.6L的S2組賽車,而是何勇、侯俊鵬駕駛的雨燕。直道入彎前,何勇和他的雨燕賽車已將對手拉開十多米的距離,漂移入彎,飛躍立交橋,待何勇、侯俊鵬駕駛著雨燕賽車衝過終點線後,對手還在彎道裏掙紮。最終,何勇駕駛的雨燕賽車以全場最小的排量(1.3L)、驚人的賽段成績位列全場所有參賽車輛的第27名、國家兩驅組全場第一名,把眾多大馬力前驅賽車甩在了身後。

如何以小博大?何勇總結說,首先動力不是獲勝的必要條件,協調才更重要,高強度輕量化的車身更容易做到高速過彎。其次是車手的反應速度,起跑“壓槍”的水平高低可以衡量出車手的競技狀態。以上兩點加上零失誤即可超越自己,超越對手更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