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等職業院校考試改革探索(1 / 2)

高等職業院校考試改革探索

考試研究

作者:許丹 王娜

摘 要: 考試是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目前高校現行課程考試製度存在形式單一、內容陳腐、試題質量不高、教師自由空間小等弊端,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學質量,應進行改革。要樹立科學的考試觀念,明確考試目標,豐富考試形式,更新考試內容,培養高素質人才。文章通過分析30多門成功的考試改革課程,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提煉出考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 高等職業院校 考試改革 改革思路

高職高專教育的目標是麵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培養既懂理論又具有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長期以來,以期末總結性考試和閉卷筆試為主的考試方式方法,嚴重背離了高職高專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產生了種種弊端,製約了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對此,通過廣泛調查研究、深入的理論研究和紮實的實踐,構建符合高職高專教育本質特征的教育考試模式。

一、多種考核方式構成,多次考核綜合評定成績的課程教學考試模式

在30多門課成功的考試改革試驗課程中,考改的主要思路是探索“以考核知識的應用、技能與能力水平為主的,平時的形成性考核與期末的總結性、鑒定性考試並重的,由多種考核方式構成、時間與空間按需設定的多次考核綜合評定成績的課程教學考試模式”。圍繞學生綜合應用能力與操作技能的考核及考試督導功能和教育教學等功能的充分發揮,其具體做法是:

1.製定“課程考核綱要”。課程考核綱要是實施課程教學和考試的依據,它主要包括:設課目的和課程知識、技能、能力與素質的教育目標,以及課程考試方式方法的設計和要求,主要用於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與目標,明確課程教學質量標準,規範教師的教學活動。

2.向學生印發“課程考核綱要”。組織學生學習“考綱”,師生明確課程教育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共同努力,實現教育目標。

3.按“課程考核綱要”組織實施教學和考試,重點開展考試方法和內容的探索,反饋經驗和效果。

(1)改革試點課程均重視了知識的綜合應用和技能與能力的考核。

(2)改革試點課程加大了形成性考試力度,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如采用以平時形成性考核為主,期末總結性考試為輔的考試模式,其中平時形成性考核采用課內設計作業、抽查答辯(口試)和課內試驗操作技能考核相結合的方法,主要考能力與技能,成績占50%~70%;期未總結性考試采用閉卷考試的方法,主要考知識的掌握,成績占30%~50%;

(3)多數試點課程考試打破了傳統的常規時空和方式限製,因課而異,因需而異,以滿足考試要求和保證考試質量為前提,靈活設置考試時空與方式。如《運籌學》課程采用了閉卷、開卷及上機操等綜合考試方法,時間為1~2小時;《電子商務》課程采取過程性考核,采用多元性考核方式,多元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即:單元測試+綜合測試;理論考試+上機操作;個人考核與團隊考核相結合,教師評價、組員互評和組長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用項目測試代替目前的期中考試,五個項目的總分達到“合格”,才可通過本課程期末考核;《倉儲與配送》課程設計強化了學生參與過程的考核,對整個設計過程確定四個考核點實施考核並按0.3、0.2、0.3、0.2的權重綜合評定成績,其中設計方案優選、設計計算和方案實施三個觀測點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同組學生評價和指導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給定成績,設計完成後采用答辯的方式考核。

上述考試方法與內容的改革實踐,突出了知識的應用、技能與能力的考核,推動了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強化了學生職業技能和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教學質量和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使廣大學生受益,贏得了廣泛好評。

二、考改結合職業資格鑒定與技術等級考試製度

隨著我國各級各類職業標準的建立和完善,全國各地正在加速推進就業準入製度,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證書將很快成為各類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必備的通行證。作為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和技術崗位操作人才為目標,以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高專教育,必須把職業資格認證和技術等級考試納入整體教育教學中,將其作為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