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後記(1 / 1)

我的奶奶很喜歡講故事,繪聲繪色,感懷深刻。可能受她的影響,我從小比較熱愛曆史,喜愛文化。喜歡看連環畫和章回小說,喜歡看散文和遊記,喜歡看《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嶽飛演義》《楊家將演義》,對《紅岩》《紅色娘子軍》《烈火金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籍愛不釋手。愛唱《讓我們蕩起雙槳》《長征組歌》《唱支山歌給黨聽》《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歌曲,也“殺雞”式的練過二胡。中年時接受黨組織調遣,離開京城,走過了新疆、寧夏的山山水水,一晃就是十五年。經受了一些鍛煉和考驗,也豐富了人生閱曆。從事思想文化領域的宣傳工作後,間隙中,總喜歡拿起筆來,記錄社會的進步,記錄時代的發展,記錄火熱的生活,記錄工作感受,記錄大千世界,記錄人間的冷暖。所以,我非常崇拜一些文學大家,也想寫出毛澤東主席那樣的揮灑自如,魯迅先生那樣的筆鋒犀利,方誌敏烈士那樣的錚錚鐵骨,朱自清先生那樣的柔情似水,蒲鬆齡那樣的奇異精靈,莎士比亞那樣的悲劇,馬克·吐溫那樣的喜劇,還想寫出類似《湯姆叔叔的小屋》那樣的作品……但是,一切隻是夢想。由於才疏學淺,每每寫出的文章,總是抱憾多多,但又不能罷手,好似感覺不能虛度吧,於是就形成了“本事不大膽子大”,有了筆下一些粗淺的東西。在新疆工作,寫了散文詩《放歌巴音郭楞》。到寧夏工作後,寫了《走科學發展之路》《寧夏文化的源與流探析》《寧夏文化的縱與橫芻議》和詩集《大地與腳印》等,創作了《寧夏戀》《月上賀蘭》為代表的一些民歌並為《給水團》等部分影視劇寫了主題曲,改編了民間歌曲《王洛賓與五朵梅》,寫了一些考察觀感……這次又出版了這組《域外拾遺》散記篇,就算“膽子又大了一回”吧,粗陋之處敬請朋友們諒解。

我還是沒有放下心中的奢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此作後記之。

楊春光

於2011年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