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美在阿根廷和巴西(1 / 3)

阿根廷共和國是位於南美洲南部的一個聯邦共和製國家,與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等國相接壤,東南麵向大西洋。它是拉丁美洲麵積第二大國,世界麵積第八大國。首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度受教育的人口、出口導向的農業部門以及多樣的工業基礎,在曆史上有一個相對於其他拉丁美洲國家龐大的中產階級,但在經曆了一係列的經濟危機後逐步萎縮。

巴西聯邦共和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居世界第五,麵積居世界第五。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巴西位於中南美洲與大西洋之間,國土麵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與中國。巴西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七,南半球第一,屬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

(2011年)

11月28日12:00

首都機場起飛之後

又是一年冬日裏。

乘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空客A380型客機12:00由首都機場騰空而起,感覺穩穩當當,很是豪邁。從飛機上向外眺望有一覽眾山小之感。

此行有小帥哥張偉作顧問,外辦陳放處長(山東臨沂人)作向導,丁曉龍護衛,小馬攝影攝像,小呂文字報道,一應俱全,做起事來有聲有色。

空中印象:北京晴空薄霧,群山層疊,起伏有致,湖水連連,氣象萬千,應是一個順心順意之旅。此去阿根廷、巴西兩國,係南美明珠,久慕之地,亦是好山好水好地方。隻是飛法蘭克福轉機時間略長,北京到法蘭克福需11個小時,加之落地停留7個小時,後而轉飛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13小時,共計30多個小時,實乃辛苦至極。好在漢莎機組乘務員噓寒問暖,漂亮得體,服務上乘,雖然吃著麵包也感溫馨,預示此行一路順利。

機上迷糊了一會,好像1個多小時之後了。飛到什麼地方了?機窗外白雪皚皚,是自己曾經工作過並熱愛著的新疆嗎?問及乘務員是途經烏蘭巴托。此處好大雪——雪窩、雪縫、雪台、雪梁,一塊塊、一條條;雪嶺、雪川、雪原,一層層、一片片,緊緊相連,寂靜無邊。和煦的陽光映照下,或厚若棉被覆蓋山岡,或薄如蟬翼揮灑其間,多像一曲靜謐的交響樂,多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多像一首雪浸無垠的詩篇。恍惚間讓我想到1969年初春進入兵工廠前的那個晶瑩瑩的雪夜……雪野茫茫,人生短暫,一切美好的寂寞永遠留在心間。珍重雪海,珍重今生,珍重明天。

途中有一山西老鄉係漢莎航空工作人員,問及能幫忙安排國內親戚工作否,我有所茫然,看來人世間愛莫能助的事情處處皆有……

11月29日

在法蘭克福飛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航班上

打開機窗隔板,外麵陽光燦爛,阿根廷快到了。

昨晚落地法蘭克福,長焦距鏡頭還在安檢時出了笑話,德國朋友也有些風聲鶴唳(這是我第三次在此轉機)。之後,和小帥哥張偉到貴賓室逗留7小時之久,在疲勞和寂寞難耐中吃了不少食品,至重新登上阿航波音747-B400型客機後未再加餐。需12小時才能到阿根廷,隻能靠吃安眠藥在飛機上休息了。落地前兩小時醒來,外麵天氣好,心情也好。

看日程安排,一天活動緊張。乘未下飛機前的兩小時的機會,抓緊記了些文字。

阿根廷共和國總麵積278萬平方公裏,人口3914萬,白種人占總人口的95%,多屬意大利和西班牙血統,其餘多係印第安人。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印第安人講瓜拉尼語和凱楚阿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首都是布宜諾斯艾利斯。

阿根廷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16年西班牙船隊第一次進入拉普拉塔河,來到現阿根廷一帶,以後西班牙殖民主義者陸續到來,大肆屠殺印第安人。到1535年,該地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因誤傳這裏有一座銀山,就以“銀”為命名,“銀”的發音即為西班牙語“阿根廷”。至18世紀初,大批歐洲移民陸續到達,其中多為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到18世紀末,阿根廷的農牧業、手工業和商業已有了相當的發展。

1806年,英國軍隊連續兩次入侵阿根廷,並企圖占領布宜諾斯艾利斯,均遭到阿根廷人民的奮起反擊。最終英軍徹底失敗,這極大地鼓舞了阿根廷人民的鬥誌,增強了他們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爭取國家獨立的信心。

1810年5月25日,阿根廷人民掀起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熱潮,成千上萬的人湧向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議會廣場,強烈要求罷黜西班牙總督,成立革命政府。迫於壓力,政府同意人民的要求,拉普拉塔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即阿根廷曆史上有名的“五月革命”。此後,在著名的獨立領袖聖馬丁將軍(阿根廷北部人)的領導下,經過幾年艱苦卓絕的鬥爭,阿根廷人民終於戰勝了西班牙殖民軍,擺脫了西班牙殖民統治,於1816年宣布獨立。

阿根廷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工業門類較為齊全,農牧業發達,是世界重要的糧食及肉類生產國和出口國,被譽為“南美洲的糧倉和肉庫”,也是南美最大的旅遊國……

飛機馬上落地,陳放告知,已飛近3萬公裏(先由北京至德國,再由德國飛經西班牙、葡萄牙和巴西等14國和大西洋上空),共32小時。

11月30日深夜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有“南美巴黎”美譽,隻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機場比較狹小,落地後等待行李時間較長。接待我們的張先生(祖籍山東青島膠州)是當年國民黨海軍少將之後,本人也是學航海專業的,多年前在阿根廷落戶,很熱情也健談。隻是他事先未將賓館安排好,便改弦更張,先陪我們看市容和玫瑰石,再到中國餐館就餐,後到賓館稍事休息。按日程接著去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考察(人家較忙,層次也不太高)。晚間安排去吃阿根廷烤肉和看探戈舞,我深感疲勞未去。

睡夢中,得到金建短信而醒。回複“萬裏奔波,千裏送別,盡在不言中,一匹老馬唯得平生之願,順安乃諸福之首”,然輾轉反側中再無睡意,回想人生也似“笑談萬裏荊棘之路,亦是氣吞萬裏如虎”。靜觀!一早起床看冰川。

早5點即到機場,時間還早,即坐在機場外麵呼吸新鮮空氣(因長時間在飛機上顛簸似有缺氧之感)。候機者中有中國乘客,亦有韓日遊客,其中兩女孩是首爾的。愛搞笑的張偉盛邀曾兩次去過韓國的英俊與其結識,未果。隻知道她們是由此去伊瓜蘇看瀑布。

登機後又是晴空萬裏,飛行3個多小時。

從卡拉法特機場落地後一路狂奔。路邊奇景異趣、紅花綠樹甚是景色宜人。雪山、湖泊拍照頗多。到莫雷諾冰川水上乘船參觀一小時。該冰川名不虛傳。遠看沉睡,近觀動感,錯落有致,肅穆靜雅,晶瑩之中藍色之光閃爍,流冰四溢,天生大氣,讓人有敬畏之感。資料介紹冰川縱深40多公裏(因氣候變化20多年來冰川已縮小8公裏),寬2公裏,近前深感之壯麗博大精深,應加倍用心嗬護。

吃過飯到機場方知,航班不能直接向北飛回布宜諾斯艾利斯,而是要先南飛火地島。一頭霧水,問及領隊和導遊,皆不知為何,飛就飛吧。

一小時後降落地球的南極之端火地島,機窗外景觀煞是好看,隻是已飛3700多公裏(又加了1000多公裏),還不讓出機艙,搞得小帥哥很生氣。飛回布宜諾斯艾利斯尚需近5個小時,大概在當地時間晚上12點多了,真是有意思(本來就飛得很累了)。

落地後甚是疲勞。明天(12月1日),要去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館,下午再飛赴伊瓜蘇大瀑布(屬世界三大瀑布之一)。晚間未休息好,一早5點多就醒了。

12月1日,天氣晴朗

飛往伊瓜蘇的航班上

早起與張偉、小馬收拾好行李,即去賓館外的馬路邊照相,城市公園漂亮,但也有許多窮人裹毯子在公園的草地上過夜。

早飯後去當年歐洲水手登陸的港口,看探戈文化市場,很是熱鬧。19世紀末,探戈舞曲和舞蹈傳播到阿根廷全國各地。20世紀初傳到歐洲、美洲,其主要是在阿根廷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吸收古巴“阿伐奈拉”舞曲的旋律和非洲“砍東貝”“達桑”等舞曲的節奏,經過反複創新加工形成。探戈作為民間舞蹈是阿根廷的國粹,市場內的紀念品比比皆是,演唱和表演探戈的演員不少。年輕人紛紛上前合影。選購一探戈飾件後即回。

中午,我國駐阿根廷大使殷恒民在拉普拉塔河邊的一家烤肉店宴請了我團,席間與大使、政務參讚及秘書交談甚歡。大使係江蘇吳江人,1953年出生,非常熱情,也很健談。

午飯後在酒店外與大使合影話別,然後直奔機場飛伊瓜蘇,飛機又晚點1個多小時,好在起飛時陽光普照,山河一體。拉普拉塔河是福祉之河,甚是壯觀,也感欣慰,阿根廷人真有福氣,機上照相較多(昨天已委托洪亮代祝老部長八十壽辰)。

12月3日早 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