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初 阿根廷土地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
1535年 開始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776年 之前是秘魯總轄的一部分。之後為新建立的拉普拉塔總督轄區的一部分。
1810年 爆發反對西班牙統治的“五月革命”。
1812年 聖馬丁率領人民抗擊西班牙殖民軍。
1816年 宣布獨立。
1835~1852年 胡安·馬紐爾·羅薩斯獨裁統治。
1853年 製定憲法,建立聯邦共和國。
1857年 歐洲人開始在潘帕斯草原定居,大多數土地被200個家族占有。
1860年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加入聯邦。
1877年 第一艘冷凍輪艙開往歐洲開始進行牛肉交易。
1880~1916年 大牧場主為核心的保守寡頭政治統治時期。
1916年 民主選舉政府開始執政。
1946年 胡安·貝隆得到軍方以及勞工聯盟支持,被選為總統。
1955年 軍事政變,貝隆被驅逐出境,此後政府更迭頻繁。
1972年2月19日 中國與阿根廷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阿根廷是拉美地區與中國較早建交的國家之一。
1973年 貝隆回國,再次當選總統。
1974~1976年 貝隆病逝後其夫人繼任總統。
1982年 阿根廷與英國爆發馬島戰爭,阿根廷戰敗。
1983年 勞爾·阿方辛民選政府上台恢複憲製,大力推行民主化進程。
1994年 實施新憲法,明確阿根廷為聯邦製國家。
2001年 爆發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全麵危機,總統被迫辭職。
2002年 杜阿爾德出任兩年的過渡性總統。
2003年 基什內爾當選總統,任期為四年。
2004年 阿根廷宣布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2006年 阿根廷還清了拖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0億美元的所有債務,國民經濟持續增長。
2007年 克裏斯蒂娜出任阿根廷總統,任期四年。
2008年 前總統基什內爾領導正義黨進行了重組,並當選新的正義黨主席。
2008年 北京奧運會,阿根廷代表隊取得了6枚獎牌,其中包括2枚金牌和4枚銅牌。
2010年 中國與拉美貿易額將突破1000億美元。
2010年7月12日 中國中鐵國際董事長趙德義與阿根廷聯邦計劃、公共投資和服務部交通國務秘書胡安·巴甫洛·斯恰比、科爾多瓦市市長達涅爾·希阿科米諾在北京簽署了科爾多瓦市地鐵新建項目合作協議。
2011年3月2日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殷恒民在玫瑰宮向阿根廷總統克裏斯蒂娜遞交國書。並向聖馬丁將軍紀念碑敬獻花圈,還出席了阿根廷外交部舉行的歡迎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