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草原上的孩子們(1 / 2)

因某種機緣巧合讓我了解到了一些有趣的外星球上的故事,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距離地球20萬光年的銀河係之外有一個和地球一樣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隻是他的體積沒有地球這般大,大概也就是地球的一半大小,那上麵有山、有河,以及樹木和凡是地球上有的生物那上麵都有,當然也有長相和咱們一樣的人類.

白天天上有太陽,晚上天上有月亮。那裏也是一年分四季,春天萬物發芽,夏天炎熱,會不時的下雨,秋天萬物成熟,冬天寒冷,會有大雪覆蓋。

有好多曆史上的大人物的名字都與地球上一樣,他們那裏的文人也寫過和咱們這裏一樣的詩作或是一樣的文學作品。

那裏的曆史發展的比咱們這裏慢,大概是那裏的猴子比咱們這裏的猴子晚學會的直立行走,或是上帝在地球上造了人後,覺得不甚滿意,又到那裏重新造了一批,當然這都是猜想。

它那裏大概也就想當於地球上一千多年前的樣子,以農業、漁業、打獵為主要生產力,陸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城幫國家。

咱們這個故事應該從一個大陸上的一個叫漢國的國家開始。

漢國本來是個大國,可是由於當朝天子昏庸無能,奸佞大臣掌權,這些人隻顧自己的榮華富貴,不顧及百姓的死活,對外族的侵略一味的投降示好,要不割地給金給銀,要不就是搭上皇族裏的美女合親,用這死不要臉的辦法換得太平。

北部邊疆的葛丘國對漢國的侵略最為利害,幾十年前還是一個依遊牧為主的小部落,幾年時間統一了整個相相於當漢國三分之一大小的草原。

王者多巴震天把草原經營的強大起來,實行興牧強兵的國策,男孩到十四歲就開始接受軍事化訓練,練習騎馬射箭,到十六歲就成為正式的軍人,隨軍攻城略地。

軍人論功行賞,軍營裏麵等級分明,等級最差的叫做“兵”,殺過十個敵軍的叫“戰士”,殺過一個敵軍將領的就會被封為“戰將”,一個戰將所得的軍餉足夠養活一家人。殺過三個以上敵軍將領的被封為“勇將”,勇將就有資格帶領三千騎兵攻打帝國的城池了,攻陷城池後,城裏的金銀一半上交給朝廷,四分之一將領們分,剩下的四分之一分給其他軍人。所攻陷的城池裏的女人勇將可以隨便挑選,他選剩下的再有其他軍人們選。

葛丘國王規定所攻陷城池裏的不到十六歲的男女一律不得殺害。葛丘國雖說麵積是漢國的三分之一,但是人口還不足漢國的十分之一,所以兵源相對缺少。年輕的男人都當兵了,在後方從事生產和建設就沒有多少男人了。

把俘虜帶回去後那些強壯的可以充為兵源,立過戰功的敵國俘虜可以得到和葛丘國的士兵得到一樣的獎賞。那些沒有資格當士兵的俘虜,在十四歲後就被戴上腳鐐,戴上腳鐐後的俘虜命運就被定了格,就成了終身的奴隸。

小俘虜在十四歲之前有的在草原上放牧,有的跟著被俘虜來的工匠給葛丘人建造宮殿,修築工事,開挖河渠,在十四後沒被選成士兵的一輩子就完了,再也沒有了出頭之日,會被葛丘奴隸主像對待牲畜一樣任意的買賣,每換一家努力主,臉上就被打上不同的烙印。被葛丘兵抓來的小女孩長大後就給那些葛丘兵當了**,生了孩子斷奶後就被葛丘人專門的機構代養,從小接受葛丘人的習俗和文化,學習葛丘語言和文字。

這些女人和葛丘兵生的小孩即使長大後知道了自己的母親是漢人或別的國家的女人,也一樣瞧不起那些被俘虜的母親,因為在他們的腦海中瞧不起俘虜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那些被俘虜來的男孩長到十四歲就要參加一次可以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軍事選拔賽,晉級的可以成為軍人,被淘汰的就成了奴隸。葛丘國由於軍事製度管理嚴格,賞罰分明,所以很快發展成一個軍事大國。

不像漢國,將士們在外浴血奮戰,後方官員卻為了一己私利賣國求榮。打了敗仗的將軍的封地會被收回,甚至會受到滅族的災難,打了勝仗卻未必會得到相應的獎賞,軍隊裏從將到士都是鬆鬆垮垮,邊防雖有號稱百萬大軍,可是戰鬥力可想而知。

連年的吃敗仗,連丟帶賠,數十年丟了大河以北大半的江山,都城一開始在大河以北的龍都,後來皇帝畏於葛丘鐵騎,不得不把都城牽到大河以南的朝陽城。

後來漢國出了一個相當了得的人物,叫司馬蘭成,為了表達漢國人對他的崇拜,咱姑且把司馬蘭成出生的年份定位蘭成元年。蘭成出生前就說蘭成前多少年,蘭成出生後就說蘭成多少年。這樣便於敘述故事。

葉舟、傳奇、沈嶽、池耀漢、邊彩雲、杜玲、木駿馬,都是蘭成八年作為小俘虜被帶到葛丘國最靠近漢國邊疆的一個軍營,叫多戈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