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媽Style
關注
作者:謝勝瑜
與孩子上學、找工作已經進入“拚爹”時代相似,孩子的養成教育關乎“拚媽Style”。
“拚媽Style”實則早已存在。有一個經典的考題為證:“老婆和老媽同時落水,你會先救哪一個?”老婆是孩子他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他媽和自己老媽之間的關係就是你死我活的關係,男人休想魚和熊掌兼得。此為“拚媽”一款。
家有小寶貝,是老公媽媽來帶,還是自己媽媽來帶?這於當事人而言,也有得一“拚”。現實生活中,較多的比拚結果是:孩子隨男方姓,由女方媽媽帶。孩子與男方祖宗親,與女方父母熟,也算兩不吃虧。帶孩子表麵上看是一件苦差事,本質上卻有著某種“權利”意味。
不過,影響孩子未來發展和幸福指數的最關鍵因素,還是“同齡媽媽”間的比拚。“拚媽”的核心應該是比拚科學的家庭教育手段,而非媽媽的個人學曆或社會地位。
媽媽有三種:第一種是不懂教育,也不管或沒時間管孩子的媽媽;第二種是不懂教育,但花了全部心思去管孩子的媽媽;第三種是既懂教育,又用心地管孩子的媽媽。三種媽媽中,對孩子成長最具負能量的是第二種媽媽,哪怕她學曆很高。因為,亂管比不管更可怕,在教育這個問題上,一個高學曆的破壞者,其破壞性很可能比沒學曆的家長還大。最具正能量作用的,是第三種媽媽,哪怕她沒多少文化,照樣可以培養出心智健康、有出息的孩子。
我突然想起來一件我八十多歲老媽的趣事兒。有一年,老媽從鄉下來看她孫子。一天,我應酬到很晚才回到家裏,客廳裏一團漆黑。母親不看電視,在幹什麼呢?我推開兒子的房間,見兒子在做作業,妻子在一旁輔導,頭發花白的老媽也拿著一本書在看。三代同室看書的情景,讓我一下愣在那兒。我問老媽為什麼不看電視,她連忙把我拉到外麵,說:“小孫子在做作業,我看電視,他哪安得下心?”然後,她又咧著沒牙的嘴直笑:“小時候,你們做作業,我也是這樣假裝識字的樣子,坐在一旁陪著你們,你不記得啦?不過,也好,現在我也能認不少字呢。”
我老媽還算不賴吧?所以,年輕媽媽最好別以有文化自居,在做媽媽這件事上,或許從來就沒有“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好媽媽的共同特征在於:她不僅對孩子是一種正能量,自身也時刻在不知不覺中迸發出進步的力量。
“拚媽Style”來了,讓我們都來做一個正能量媽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