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唐山(上)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一片美麗神奇、充滿靈性的沃土。
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與現代文明在這裏交相輝映。她素有“中國近代工業搖籃”之盛譽,位於環京津和環渤海雙重經濟圈腹地,是唐山灣“四點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奇跡,始終伴隨非凡的人民。
燦爛的藍圖已經鋪開,豐南人用忠誠與愛裝點她,用汗水和熱血澆灌她。是的,自從在廢墟上崛起,多少歲月,都被輝煌的日子點綴著。
當改革開放的滾滾春潮向這片土地湧來時,豐南人民傲立潮頭,一路風雨一路歌。豐南充分發揮毗鄰京津唐的區位優勢,擴大雙向開放,優化發展環境,積極主動地接受發達地區在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方麵的輻射。唐山作為鋼城、瓷都,自然首當其衝,成為豐南效仿的楷模。
在豐南,提到工業企業,幾乎每個人都會向你如數家珍。
提到豐南區,不能不提到豐南鎮。豐南鎮是豐南發展的縮影。
在2006年、2008年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千強鎮”評比中,豐南鎮分別名列第10位和第8位,被譽為“江北第一鎮”。
豈止豐南鎮,豐南全區的經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曾經連續榮登河北十強之首,並躋身全國百強行列。
然而,與經濟發展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城區的居住環境,在城中村廣袤的居住群落裏,甚至還能找到震後簡易房的影子。
舊城區的平房陋巷、彎曲狹窄的街道是城區一道不和諧的風景。它們以低矮的身軀屈居於城市中,卻有著一個龐大的群體。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城中村”。
每當走進這裏,仿佛置身於一個曆史久遠的老城。這種恍惚感來自幾條著名的老街,分別是五街、六街、七街、八街和白石莊,這裏房舍布局雜亂無章,新舊不一;街道窄小,七拐八彎,蜿蜒曲折;風天煙塵彌漫,雨天泥濘不堪,雪天結冰難化。市民們出行舉步維艱,城市環境大殺風景,讓豐南這座年輕的城市日益凸顯著淩亂與蒼老,與一座現代化城市的格局極不協調。
而這些城中村的所處區位,正是聲名顯赫的豐南鎮。
筆者在采訪中,得知這樣兩段小插曲。
家住五街,一位姓史的老教師說起這樣一件事:他遠在鄉下的外甥渴望進城看看,來了,一看舅舅家住的地方都是低矮的平房,院子、房間狹小,上廁所還要跑到很遠的公廁,外甥問:“這就是城市?”舅舅無言以對。外甥很鬱悶,第二天就回老家了。
史老師去送外甥,外甥說:“舅舅,到我們村住些日子吧,我們村比你這裏好。”
史老師對筆者說:“當時,我的心有說不出的疼。”
在城中村,有著與史老師一樣心境的人不在少數。
他們經常問自己:“我是城裏人還是農村人?是城裏人,卻住著農村的房子;是農村人,卻居住在‘城裏’。”他們很困惑。
最困惑的是八街姓肖的小夥子,在北京工作的他在公司搞了個對象,領到家裏拜見父母。姑娘一進城就怔住了。問小夥子:“你怎麼騙我呀?”小夥子詫異。姑娘說:“你不說你家住城裏嗎?”小夥子說:
“是城裏呀。”姑娘說:“天下有你們這樣的城市嗎?”小夥子倔,回答的有點兒不好聽,一說兩說,兩人分手了。
姑娘認為,愛情容不得欺騙。沒錯。小肖說:“我真沒騙她。”也沒錯。
豐南,我們的城市就是這樣的“城市”嗎?
許多美好在這裏止步,無法得以延續。
舊城,成為豐南城區百姓揮之不去的痛。
多少次呼喚,舊城改造;多少次呐喊,舊城改造!然而,多少年過去了,舊城依然。
李國忠,中共唐山市豐南區委書記。
2.河北省唐山(下)
2008年2月,李國忠調任豐南區委副書記、區長。他從豐南的近鄰豐潤區而來,走上豐南的領導崗位。當成為一名人民公仆時,讓城市居民生活得更美好、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成為他矢誌不渝的追求。來到豐南,他又要施展怎樣的抱負呢?
尋找突破,就是渴求嶄新的觀念。這突發的靈感,猶如橫空的閃電和滾滾雷鳴,瞬間打開局麵!
一天,他終於豁然開朗:如何打造一個宜居的新環境,怎樣讓百姓盡享改革發展成果,這是一個大問題。豐南的舊城改造仿佛是一個夢,多少人都想圓這個夢。他聽說了,幾屆市、區領導都曾躊躇滿誌謀劃過改造大業,但終因資金、曆史遺留問題等種種原因而擱淺了,這畢竟是一個龐大繁雜的工程。豐南鎮盡管已經有了充足的經濟實力,但舊城改造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社會敏感神經和方方麵麵的利益,不到時機成熟,不能貿然行動。
時機不成熟,隻能蓄勢待發等待時機,正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