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老街人家(1 / 2)

現在的道路四通八達,司機師傅七拐八拐的就把我帶到了目的地,下了車,映入眼簾的首先就是幾個大字,才發現這裏格外熱鬧。

可能是因為放暑假的緣故,好漢城裏的遊客也多,這遊客一多,倒是讓古城失去了原有的曆史氣息,也難免,現在的古城幾乎都失去了那分青磚綠瓦的韻味。

古城裏越來越多的商家,原住主也都些許參雜賺錢的心,商業化倒也在所難免。

我表麵借著遊玩的由頭,實際上是為了打探鄆城的消息。

一般人年紀大了,就喜歡靜下心來,所以古城是最好的居住地。我原本想著古城裏老人家居多,聽說的事兒也多,也許能為我解惑。

卻沒料想到古城具有商業價值,這樣看來,反而老人興許是最少的地方。

但是為了掩人耳目,我也開始裝模做樣的這裏看看那裏看看,我走進一家客棧模樣的茶館,一個身著古裝的男子立馬笑臉相迎,在他的招呼下,我坐到了靠窗的位置。

“客官,您喝什麼?”店小二倒是跟電視裏學的有模有樣。

“你們這兒有什麼茶?”

“我們這兒什麼茶都有,但本店招牌還是四君子酒。”

我聽了有些驚訝,指了指門口的招牌,“你們這兒不是茶館嗎?”

他嘿嘿笑了兩聲,然後解釋,“客官,這就跟書店賣咖啡一個道理,客人有求必應,有需求,店家就得想辦法做,不然隻有茶,就物資貧乏了,要是我們店裏隻有茶生意還不都跑了。現在旅遊景點內喝茶這麼雅致的事可是少,人家看的是環境,所以我們茶館也跟飯點沒啥區別。”

也有道理,這就是商業化的古城,主副業是應了遊客的需求。

心想著,難得來一趟,就點個招牌酒又加了幾個特色小菜嚐嚐吧。

小二上的倒是挺快,我抿了一小口,口感醇正,確實不錯。

小二正要走,我叫住他,“你們這四君子酒我是喝了,是不錯,不過,這酒名從何而來啊。怎麼不叫菏澤酒而叫四君子酒呢。”

這小二應該是聽多了這樣的問題,所以回答的十分流暢,“這都是有典故的,四君子說的是李白、杜甫、高適、陶沔這四位君子,他們當年喜愛這酒,人們就以他們為名了。不過,客官,您是不是說錯了,我們這兒是鄆城,不是菏澤啊,所以就算不叫四君子,也該是叫鄆城酒。”

這兒居然是鄆城?我居然已經到了鄆城,原來司機還是把我帶到了鄆城。也對,鄆城也是菏澤的地界,我說菏澤好玩的地兒,來這裏倒也不差,隻不過,我直接來了這裏會不會惹人耳目?

算了,來都來了,吃完飯去做正事吧。

這餐飯吃了我四百,一陣肉疼,早知道就不來這麼“雅致”的地兒了。路人甲給的錢,我還剩五千不到,還不知道他什麼時候來,可別沒等到他來,錢就亂花完了。

我發現我之前的考慮都是多慮了,那個人並不知道我還沒死,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我來了鄆城,所以直到跟路人甲碰麵前,我做什麼都是安全的。

想通了這一點,我就安心了,現在也正好在鄆城,可以放開膽子的去找那個程華蘇了。

隻是我對這個人一知半解,不,應該是一知全惑。

我隻知道他的名字,甚至連他是男是女都不知道,鄆城這麼大,怎麼找啊。

走在陌生的城市,除了茫然還是茫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什麼好方法,還是從老街著手吧。

我問了店家,這鄆城哪裏有老街,就是被淘汰的沒什麼人去的地方,都是老人家住的比較多的地方。

店家想了半天才說好像是有個老街,年尾就要拆了。

我問他怎麼去,他說,打車的時候直接說老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