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馬拉草原
丹麥女作家凱倫·布裏克森曾在《走出非洲》中寫道:“非洲高原,黎明,空氣涼爽清新得似乎能夠觸摸到。而回首旅居非洲的日子,令人激動不已的是那仿佛在空中生活了一段時間的感覺。”肯尼亞就是這樣一塊充滿純情與野性的非洲土地。
在這片土地上,人類隻是“二等公民”,動物才是這裏真正的主人。當清晨的陽光照在肯尼亞馬賽馬拉大草原金色的茅草上,這裏的野生動物就開始了殘酷與激情的一天。
相信很多人兒時都有一個動物王國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能真正來到廣袤無垠的非洲大草原,跟隨獅子王辛巴一起享受午後的陽光。當你真正來到肯尼亞西部的馬賽馬拉草原時,你就會覺得那並不隻是個夢想。
作為世界上麵積最大、容納動物數量最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賽倫蓋蒂-馬賽馬拉大草原,享譽世界已經數十年了。每年8月,從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草原,往肯尼亞遷徙的數百萬頭羚羊、野牛、長頸鹿和斑馬,組成了這個地球上最龐大的遊行隊伍。它們經過時,草原上先是響起悶雷一樣的聲音,接著會騰起漫無邊際的黃塵。之後,角馬群疾馳而來。麵對那橫掃一切的磅礴之勢,每一個人都會感到震撼。
然而,這並不是馬賽馬拉的全部。馬賽馬拉草原同賽倫蓋蒂的草原一樣,每個角落裏都在日日上演著“生存”的故事。剛剛遷徙來的斑馬,正在悠閑地吃草,靜靜地躲在草叢裏的大型食肉動物開始行動了。草叢一陣晃動,如閃電般的一隻母獅矯健地跳了出來,撲向了一匹小斑馬的背部,斑馬群開始騷動、逃竄。在母獅低低的嗚鳴聲中,又有兩隻母獅衝了上來,將小斑馬死死地摁倒在地,口中發出凶猛的吼叫。轉眼間,前一分鍾還活生生的小斑馬,此時便成了三隻獅子的美食。
目睹著這驚心動魄的景象,或許你久久不能平靜,但草原就像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又恢複了原來的寧靜。此時,你或許才會明白,為什麼非洲人把這片草原稱為“凶險的國度”,這是因為死於這裏的動物——這是一種偉大的犧牲,有了這種犧牲,才會換取更多同伴勝利的遷徙。
在馬賽馬拉,除了動物,還有具有傳奇和神秘色彩的馬賽人。他們依然保持著原始的生活習慣,以遊牧為生。年輕的男子都留著長發,披著紅色或褐色的馬賽布,而女子則剃光頭或隻留短發。行走於這裏,就如同行走於原始社會的某一個部落,無論是用帶刺的幹樹枝圍成的柵欄,還是牛糞搭建成的結實堅固的小屋,都會讓你有恍若隔世之感。
傍晚,溫暖的陽光最後留戀著大地,獅子懶洋洋地躺在草叢裏看著行人,一群群的斑馬在大地上掠過,馬賽人的村落升起陣陣青煙。人們不由地從心底感歎:生命多麼豐富多彩,多麼美好!
納庫魯湖
人們常說:“庸常的生活頂多像在讀一本愛情小說,而旅行,則是和朝思暮想的情人突然麵對麵時真實、狂熱的心跳。”如果這是真的,那到納庫魯湖,你的心髒幾乎都要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