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透明的力量(1 / 1)

透明的力量

社評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改革目標中,最令人矚目的一條是“按照新預算法、深化預算管理製度改革,全麵推進預算公開”。全麵公開預算,就是要將政府預算收入、財政支出逐項披露,讓社會公眾來監督其合理計劃和使用。在一個信息和互聯網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公開、透明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改革力量。如果政府預算真如所言,做到全麵公開,觸動的不光是政府本身,還會引發市場的一係列正反饋,促使經濟回歸主要由市場力量支配的狀態。

俗話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信息披露意味著需要接受公眾監督,監督之下必然會形成一種輿論壓力,倒逼政府認真、細致地進行預算規劃,為每個項目的用度規模、時間進行論證,從而大大減少政府濫用財政資金、鋪張浪費和權力尋租的現象。信息公開、透明的好處,已經是一種社會共識,無需贅述,而且也在政府的各種文件和報告中被反複提及,但一直沒有得到真正落實,其原因就在於沒有一套確保信息披露機製得以有效運行的製度。

此次預算製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在於新預算法,新預算法為全麵推進預算公開奠定了製度基礎,新預算法全麵、細致地規定了從預算編製、執行和決算等整個財政運行過程的公開,公開的部門涉及從中央到地方及其組成部門;新預算法還對人大如何有效履行預算審查監督職能進行了規定。除了新預算法這個製度基礎,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政府官員和民眾的法治意識也有了很大進步,人們開始懂得尋找法律依據來捍衛個人利益甚至來治理國家。可以說,製度建設的完善和法治意識的增強讓信息披露機製落在了實處。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越來越快速、便捷,信息壟斷和控製變得越來越困難,知識和聲譽傳播的邊際成本幾乎是零。在這樣一個由移動互聯網連接起來的社會網絡中,及時、全麵地公開政府政務信息,其實是一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治理方式,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暗箱操作等腐敗問題,而且能夠促使政府各個職能部門及時了解民意、疏導民意,限製自己的權力邊界,提高工作效率。

當政府回歸到自己應有的定位,價格信號扭曲的現象就會大大減少,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才能真正得到發揮。推行股票發行注冊製改革,其實就是要完全依靠市場力量來進行價值發現和資本配置,政府隻需做好信息披露、證券交易的製度建設和法治保障。注冊製本質上是一種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製度安排,從發行到交易的各個環節,無不透明,借助透明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完全所造成的市場扭曲,讓市場趨近於有效。當然,透明的力量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製度的建設和完善以及不打折扣的法治。

以越來越透明的信息環境為標誌,中國的經濟改革顯然已經進入深水區,而且正在以穩健的步伐不斷在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