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皇帝也不是好當的,都那麼晚了,義父才工作回來!”李戰天暗暗想道。
“父王,你怎麼回來那麼晚啊?”李夢夢跑上去,拉著李世民的手,奇怪的問。
李世民摸著自己的寶貝女兒的腦袋,終於露出一絲笑容:“嗬嗬,沒什麼,隻是有點小事耽誤了,乖女兒,等急了吧?”
“恩!”李夢夢異常肯定的點點頭。
李世民走到涼亭,裏麵幾個人站起來,還未來得及說話,李世民擺擺手:“嗬嗬,不必多禮,今天是中秋節,大家都隨便一點。”
一行人又閑聊了會,突然李世民轉頭問李戰天:“天兒,今天晚上是中秋節,你不準備做首詩嗎?”
李戰天裝模做樣的看著月亮,突然一拍腦袋:“有了,這首詞的名字叫《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冰涼的月光下,李戰天那蒼涼的聲音久久環繞著,李戰天背著背著,突然想起了自己遠在異世的父母,在這個中秋月圓的時刻,家人聚集在一起,但是惟獨少了自己,脆弱的媽媽會因為思念自己而哭泣嗎?會的,一定會的,媽媽,別哭了,好麼?
爺爺的身體不好,他能否受的了那麼大的打擊?爺爺從小都最痛愛自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爸爸,李戰天眼前又出現爸爸的麵容,深藍的夜空,爸爸的麵容好象在悠悠飄過,對於這個自己又敬又愛的爸爸,李戰天此時才知道,他在自己的心中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當李戰天念完的時候,他早已經淚流滿麵,長孫皇後輕輕的拍著李戰天的後背,無言的安慰他。
李戰天把詞背完後,涼亭內的其他幾個人都陷入了沉思,他們每個人的感悟都不相同。
李世民感悟最深的是那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冷炎嘴裏反複的念叨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紫煙的眼睛看著那冰冷的月亮,心裏卻在回想著:“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蘇老先生卻大聲的稱讚起來:“妙啊,真乃千古絕詞也,此首中秋詞吟月此,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間之事變。揮灑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蕩之氣,超絕凡塵。可謂中秋詞,自此詞一出,餘詞盡廢,真乃絕世之詞也。
起句,破空而來,奇崛異常,“不知”兩句,承上意,更做疑問,既不知明月幾時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
“我欲”三句,蓋因問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風歸去之願,“我欲”與“又恐”相呼應。
“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就本意說固高妙,就寓意說亦極慰藉。
“起舞”兩句,仍乘上來,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風歸去,惟有徘徊於月下。自首至此,一氣奔放,誠覺有天風海雨逼人之勢。
換頭,實寫月光照人人無眠。以下愈轉愈深,自成妙諦。“不應”兩句,實寫月圓人不圓,頗有惱月之意。
“人有”三句一轉,言人月無常,從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