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附:經典上海方言(1 / 1)

上海方言源於蘇滬兩地俗語,流傳較久始成為上海特有的一種地方方言。為了有益於人們的交流和讓來滬旅客了解上海方言的含義,這裏彙集了一些經典的上海方言以供參考。

儂:你。

伊:他(她、它)。

吾:我。

阿拉:我們。

那:你們。

伊拉:他(她、它)們。

白相:遊玩、戲耍。

閑話:言語。

困告:睡覺。

俠意:舒服、快活。

洋盤:遇到受騙或被耍但毫無覺察的人。

蠟燭:不知好惡、不識抬舉的人。

三腳毛:看似什麼都懂,但卻樣樣不很精通。

聯襠碼子:指幫手、搭檔、同夥,比喻狼狽為奸之人,如同一丘之貉。

開大興:指吹牛、說大話或不兌現承諾。

十三(點):指為人處世輕浮、輕佻,忘乎所以,癡癲。使用者以

女性為主。

七葷八素:指昏頭昏腦,暈頭轉向。

大興貨:指假貨、冒牌貨,非正宗貨。

開大興:吹牛,說大話。

坍台:丟臉。

拆爛汙:不負責任。

煞根:極致,到頂了,到底了。

挖塞:1.心裏說不出的懊惱 2.天氣悶得不好受。

毛毛雨:小意思,很容易。

上路:指做事情夠朋友、講義氣;辦事得體、好通融。

幫幫忙:1.指別為難我,別跟我過不去。2.指“你省點兒勁吧”、“太平些吧”。

嗲:俏美,優美,漂亮。

紮台型:指爭麵子,顯示自己比別人優越。

乒乓響:做事很漂亮,東西很好。

衝頭:不領行情的人,傻乎乎的人。

料丘:不地道,不正直的人。

篤定:有把握。

牽絲板登:很慢,很拖遝。

巴子:鄉下人,外地人,不知行情的人。

蹩腳:差勁、低劣。

阿屎臭:屎,糞;阿屎臭,即因做不光彩、無信譽之事而丟盡臉。

切區:吃虧的意思。

嘸輕頭:不知輕重,有沒大沒小之意。

呀呀糊:指這人非常糊塗。

像煞有介事:故意裝出自以為能的樣子。

搭架子:1.故意裝腔作勢。2.故弄玄虛。

拆爛汙:1.有意將事辦壞。2.事已不可收拾,連累他人。拆爛汙或作撒爛屙。屙,即大便。

搗漿糊:1.意指某人打馬虎眼,敷衍別人!也可形容某人善於做並不能解決實際情況、濫竽充數的事情!甚至用於形容一些善於人際交往的人。2.搗糨糊就是說你這個人明明知道卻又裝作不知道說一些其他的東西來糊弄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意思。一般用於口語,無明顯褒貶語性。 “搗漿糊”是滬上俚語,北方的“和稀泥”大致與其一樣的意思。

瞎三話四:信口開河。

熱昏:頭腦發昏,辦事無理智。

邪氣:十分、非常。

老門檻:處事精明;老謀深算、隻想得利、絲毫不肯吃虧的人。

門檻精:處事很精明,多含貶義。

滑頭:指圓滑、見風使舵、虛偽狡詐。

大好佬:出類拔萃之人,有時亦含譏諷之意。此處“大”讀“杜”。

掉搶花:1.故設疑陣以眩惑他人。2.用空言搪塞作掩飾手段。

搭訕:主動以言語、行動與他人接觸。

搭漿:對應盡之責不努力去做,相反敷衍掩飾。與北京、山東語“糊弄”相同。

扳麵孔:不開心、臉色沉下來了,也可有翻臉的意思。

扳錯頭:故意尋覓他人謬誤之點而吹毛求疵。又謂“捉扳頭”。

尋開心:戲弄他人而引為己樂。

坍台:因種種事實之失敗而丟盡麵子。

吃生活:指挨揍、吃苦頭、受懲罰的意思。

光火:發怒。

觸氣:令人討厭。

厭氣:煩悶而厭倦、無聊之狀。

塌便宜:有貪你便宜之意。

揩油:討便宜。亦作貪小營私。

王伯伯:王讀“忘”, 指做事不牢靠無信用的人。

大塊頭:胖子。此處“大”亦讀作“杜”

碰頭:與人相遇之意。

一塌括子:全部地、所有的。

牽絲扳藤:絲與藤最易弄亂,牽之扳之則難能理清。此句喻糾纏不清,引申作動作遲緩解。

螺螄殼裏做道場:螺殼甚隘,卻做道場。喻地方小亦辦事。也作地方非常狹窄局促。

豬頭肉三不精:原指豬頭本無精瘦之肉,喻指人本事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