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施羅德談德國企業文化(2 / 2)

二狗問施羅德來了環宇這段時間,對環宇的工作有那些建議?施羅德想了一下,說總體管理還是不錯的。可能是文化的差異,中國員工普遍缺少一些參與意識和責任感。這與德國企業文化有一些區別。

施羅德介紹了一下德國企業文化的一些特點,他說,德國的企業文化受歐洲文化價值觀影響很深。首先,歐洲文藝複興運動和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帶來的民主、自由等價值觀,對德國企業文化的產生和發展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德國強調依法治國、注重法製教育、強調法製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形成的完備的法律體係,為建立注重誠信、遵守法律的企業文化奠定了基礎。宗教主張的博愛、平等、勤儉、節製等價值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德國企業文化的產生與發展。德國人長期形成的講究信用、嚴謹、追求完美的行為習慣,使企業從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服務的各個環節,無不滲透著一種嚴謹細致的作風,體現著嚴格按照規章製度去處理問題,對企業形成獨特的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這幾方麵的結合,形成了德國企業冷靜、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認真、刻板、規則的文化傳統。德國企業文化明顯區別於美國的以自由、個性、追求多樣性、勇於冒險為特征的企業文化,也區別於日本企業強調團隊精神在市場中取勝的企業文化。

德國企業文化十分強調以人為本,提高員工素質,這主要體現在注重員工教育,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很多德國企業認為“財富=人才+知識”,人才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知識是人才的內涵,是企業的無形財富;人才則是知識的載體,是企業無法估量的資本。

在尊重人格、強調民主的價值觀指導下,德國企業普遍重視職工參與企業決策。德國企業文化體現出企業員工具有很強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包括家庭責任、工作責任和社會責任,他們就是帶著這樣責任感去對待自己周圍的事物。企業對員工強調的主要是工作責任,尤其是每一個人對所處的工作崗位或生產環節的責任。

德國企業十分注重人際關係,努力創造和諧、合作的文化氛圍。施羅德列舉說,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機影響,大眾公司在德國本土的公司經濟麵臨困難,需要解雇2萬多名員工。然而,公司的員工在參與企業決策時卻表示:寧願減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為4天,也不要讓那些人失業。同類的事情,當大眾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試圖這樣做時,卻被巴西員工拒絕了。

德國企業十分重視企業兼並重組過程中的文化整合。為解決企業兼並重組中的文化衝突,保持和諧的文化氛圍,保證企業兼並重組目標的實現,他們在公司並購、重組時,十分注重企業文化的融合。

德國企業非常重視產品質量,強烈的質量意識已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深深植根於廣大員工心目之中。

德國企業文化建設特別注重圍繞企業的具體實際進行。德國企業非常注重實際,他們以精湛的技術、務實的態度和忠誠的敬業精神進行經營。他們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管理,注重實際內容,不拘泥於具體形式,說的少而做得多。總之,德國企業文化是規範、和諧、負責的文化。所說規範就是依法治理,從培訓中樹立遵紀守法意識和對法律條文的掌握,從一點一滴做起,杜絕隨意性和靈活性。和諧,就是管理體製的順暢,人際關係的和諧。負責,就是一種企業與職工雙方互有的責任心,即職工對企業負責任,企業對職工也要負責任,企業與員工共同對社會負責……

施羅德一氣說了這麼多關於德國企業文化的東西,汪華覺得施羅德是在誇誇其談。他不可否認,這個洋鬼子口才極好,說話很有感染力。雖然環宇是德資企業,但員工都是中國人,不可能完全用德國企業文化來管理環宇。

但是,二狗卻覺得施羅德說得很有價值,而且,他也發現員工恰恰缺乏這些東西。他建議施羅德給環宇員工講幾堂課。讓大家了解一下德國企業文化的精髓。

他請施羅德在企業文化構建方麵多抓一下。

二狗問汪華:“汪總你看怎麼樣?”

汪華說:“你安排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