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趙禎判卷(1 / 2)

龍椅上的趙禎揮揮手道:“讓他進來。”

此時,富弼手捧著一個黃稠托盤,躬身進來說道:“微臣富弼,叩見陛下,願吾皇……”

後麵的話還沒說完,趙禎就製止道:“好了,好了。這不是在大殿,不用這般繁文縟節——平身吧。”

“謝陛下。”富弼站起身來。

“富相公……吃過飯了嗎?”趙禎帶著笑意,隨口說道。

富弼恭敬應道:“啟稟陛下,微臣晚上剛剛吃過羊肉麵。”

聽聞此言,馮公公和趙禎同時都樂了,那馮公公更是笑得前仰後合。他細聲細氣道:“富大學士口福不淺啊,能吃得上羊肉麵……”

富弼一愣,不明白吃羊肉麵犯了什麼錯,他立即下跪道:“微臣有罪,微臣今後不吃羊肉麵了,躬行節儉,改吃青菜麵。”

富弼也是學富五車的翰林大學士,這話回應得俏皮無比。趙禎終於忍不住,撲哧大笑起來,“富相公,你果然是個人才。對了,這麼晚了,有何事?”

富弼朗聲道:“是為了殿試的事情。微臣與幾位主考官知道陛下求賢若渴,不敢休息,夙夜討論,選出了十位貢士的答卷。”他高舉著黃稠托盤,隻見裏麵平鋪著十份考卷。

看到考卷,趙禎來了精神,讚譽道:“富卿家辛苦了。朕倒是對這些試卷十分期待。自太祖恢複科舉取士以來,改變前朝重門第的風俗。這殿試,為朝廷選拔了多少棟梁之才。現在,天下看似天平,實際暗波湧動,君王應開張聖聽,求賢若渴,納四方之才。”

富弼聽了,也點點頭,自己也是當年由先皇欽定的進士。

“富卿家,你認為何人的文章可獲第一?”宋仁宗的手,在考卷上方停住了,似乎在猶豫先翻閱哪一份的。

富弼連忙躬身道:“殿試乃是天子親自執掌測試人才。微臣才疏學淺,不敢越俎代庖。微臣認為……”

“聽說你的同門師弟,也在此考試之中。”仁宗突然問道。

富弼心裏一咯噔,心想這陛下雖然是日理萬機,可是心理還是跟明鏡似的。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稟報道,“啟稟陛下,的確如此。不過……臣以為,他的文章雖然不錯,但是比起另外一位來說,還是差了些。”

富弼身為主持殿試的考官,自然心中想幫柳明一把。無奈,柳明是自己的同門師弟,其他考官皆知,本著避諱的原則,自然不可將柳明放在第一。況且,那王安石的文章觀點太過於顯眼,針砭時弊,文風犀利。他身為翰林大學士,在殿試前,出於士大夫的責任,還是將王安石的文章首先推薦給仁宗。

仁宗拿起王安石的考卷,見其厚厚十張答卷紙,眉頭微微一抬,從第一張開始看起。

“臣以為: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遠,所遭之變、所遇之勢不一,而欲一二修先王之政,雖甚愚者,猶知其難也。然臣以謂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謂當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相去蓋千有餘載,一治一亂,其盛衰之時具矣。”

看到這裏,仁宗的眉頭微蹙起來,捏著答卷的手指顫抖了起來。

毫無疑問,王安石在文章中提到了宋王朝如今的諸多弊端,軍事前景堪憂,經濟景況窘迫,社會風氣敗壞等,倡導以“法先王之意”為旗幟,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富弼原以為,熱衷於變革的官家見到此文,必然會龍顏大悅,熟料趙禎的反應截然相反。

“又是變革!”宋仁宗臉氣得通紅,將考卷捏成一團。幾年前的那場改革風暴的回憶,又頓時填滿了這位君王的心中。

當時的仁宗,也是意氣風發,尋求改革之道,發起了慶曆新政。適逢範仲淹等人上書變革,便提出“精貢舉、抑僥幸”等十項以整頓吏治為主的措施。無奈,變革豈是如此輕鬆?年輕的仁宗皇帝,受到了豪強宗親強大的壓力。禦史們一天一封彈劾信,天天跪拜在崇政殿門口,認定範仲淹和歐陽修禍國殃民,幾位親王更是連夜到老太後那裏告狀。

漸漸的,關於範仲淹和歐陽修弄權結黨,貪汙斂財的傳聞,遍布朝野。老太後更是天天召自己進宮,拿著先皇的傳統訓話。

趙禎雖然不相信關於範歐兩人的貪汙傳聞,但確實也陷入了重重的危機感。內憂外患,使得仁宗的寶座風雨飄搖,他不得不做出一個沉重的決定。在一個雷雨夜,仁宗含淚召見了範仲淹和歐陽修,深夜長談一番。

第二天,範仲淹請辭。幾個月後,歐陽修請辭。

依著趙禎的聰睿勁,豈會不知範仲淹家徒四壁,連個傭人都請不起,更何談斂財了。隻是,他知道,自己若不把範仲淹和歐陽修拿出來替罪,那麼下一個下台的,很可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