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葉子黃了你在哪(1 / 2)

她來到了位於肯尼亞東北部海濱的拉穆群島,登上了這裏最大的一個島嶼。

選擇這個島嶼,是有原因的。

她下了飛機之後,聽機場旅行社的人說,拉穆群島裏麵最大的島叫做帕泰島,那裏的人不高大,皮膚介於黃和黑之間,一直自稱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如果她去了那裏,一定會感到親切。

帕泰島有個傳說,六百年前,一艘來自中國的商船,在拉穆附近海域觸礁沉沒,船上數十人為了求生,爬上了帕泰島,與島上原住民繁衍生子。

這艘商船何許人也已無從考證,如果非要尋找一個出處,在中國史書裏也有明確記載,明朝初年,鄭和曾率船隊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岸赤道以南的麻林,就是如今的肯尼亞的馬林迪。

帕泰島上人煙稀少,島民也不善言辭,島上莊稼地很少,幾乎沒有人種地,島民主要以出海打魚為生。

這裏真的很落後,卻非常樸實。

有資料顯示,帕泰島上的居民曾經長期養蠶織絲,這些技術很有可能源於中國水手,隻不過幾十年前因為手藝失傳,絲織業漸漸在這裏消失。

還有一些蛛絲馬跡,也顯示這個傳說很有根據。

島民的生活習慣與中國人有頗多相似之處,他們祖祖輩輩會炒菜,這門烹飪技術就是從中國開始的。

島上還有人姓vae,就是中國姓:萬,在帕泰島,姓萬的族人被稱作“瓦上家”人,這是拉穆群島居民對中國水手後代的獨有稱呼,當地斯瓦希裏語的意思是從上家來的人。

當地曆史學家懷疑“上家”(shanga),這個名字來源於中國的上海。

近年來有一些中國人去了島上旅遊,感覺到島民對中國人極為友好,就像見到自己的家人。

她住進了島上的一間酒店,其實是民宅改造而來,應該稱為民宿更貼切,執著的店主非要叫酒店,說是叫民宿怕客人會嫌棄。

島上遊客很少,酒店裏沒什麼生意,店主夫婦看到自己的客人是位中國姑娘,非常開心的邀請她入住。

肯尼亞是唯一沒有犯罪案件的地方,這裏並不是每個人印象中的非洲。

島上天際線矮矮的,樓房大多二三層樓高,由珊瑚礁石壘成的房屋,把牆刷的異常潔白。

房舍四周總有人坐在樹蔭下乘涼,賣水果的攤販趁著生意的空當下棋,島上並沒有汽車,當地人要麼步行,要麼依靠驢子代步,生活很慢,人很懶散,不需要拚搏。

如果是在中國,現在已經深秋了吧?可在這個島上卻不會有秋天和冬天。

每天都是溽熱伴隨著腥鹹的海風迎麵撲來,夏日永遠不會結束。

蘇文若躺在一棵樹下被書本催眠,時常會被紅樹林間路過的漁民小心的弄醒,然後熱情的向她問好,還會丟給她一條活蹦亂跳的魚。

雖身處非洲,但有著最美的落日和熱帶島嶼風情,如果可以不去挖開某些疼痛的記憶,這裏的人生,到處風光明媚。

在另一端,有個人獨孤的在sean農場深處的那片小樹林裏,坐在一棵樹下,對著眼前紅紅黃黃的樹葉輕喚她的名字。

他在美國和加拿大來回奔走,不管走了多遠,都會回到sean的農場裏,去小樹林等著,希望這裏的葉子黃了的時候,他能在樹下等到那個自己給自己撒樹葉的人。

初冬的某一天,在樹下發呆的秦江瀾突然接到了於林的電話,眼底許久以來心碎的悲傷突然散開,他顫抖著手給國內的李承鬱打了個電話,嘶啞著嗓音說:“我給你發了一串網絡代碼,讓信息部給我查來源,快!”

……

蘇文若無緣無故在樹林間的吊床上昏昏欲睡,店主太太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在那裏睡到了天黑。

她中暑了,自己都覺得很好笑,地球上大部分地方在過冬天,她卻在島上被熱到中暑。

店主太太把她背回了酒店,給她灌淡鹽水,還抱來了一個醫生用的大藥箱,翻出中國才有的清涼油,塗抹在蘇文若的額頭和頸間,還從大藥箱裏翻出了藿香正氣水。

蘇文若中暑並不嚴重,店主和太太連醫院都沒有送她去,自己就把她給弄好了。

蘇文若中暑好了的第二天,看到店主太太抱來的那個大藥箱,突然陷入了沉默。

她打開了那隻大藥箱,看到裏麵齊全的緊急備用藥品,更多的,是隻有中國才有的中成藥,比如清涼油,藿香正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