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文苑博覽(1)(3 / 3)

當寶石一樣的星星閃耀在香格裏拉上空的時候,我們告別了即將沉入夢境的聖湖,走出了漆黑的林子,回到了凡塵之中。回來的路上,我得到一本迪慶高原的導遊手冊,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個巨大的暗示,我一眼就看到了手冊的某一頁上所引錄的,一位藏學大師的一句話:“而最終我們都將歸於寧靜。”在大千世界之中,每個人都應該尋找他自己內在的香格裏拉。

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葉傾城/文

朝陽升起之前,廟前山門外凝滿露珠的春草裏。跪著一個人:“師父,請原諒我。”

他是某城風流的浪子,20年前曾是廟裏的小沙彌,極得方丈寵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他卻在一夜間動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浮住了他的眼目,從此花街柳巷,他隻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卻夜夜不是春。20年後的一個深夜,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自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裏。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嗎?”

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蕩,隻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裏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仿佛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隻開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

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

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美貌的力量

[美]南希·埃特霍夫/文曲靜/譯

關於人為什麼愛美,古希臘大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隻要不是瞎子。誰都不會問這樣的問題。

美貌能令人神魂顛倒。從古至今,哲學家們一直在思考關於它的問題;言情小說家們一直在提供關於它的描述。

然而。直到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美貌仍是個捉摸不透的謎。1991年,著名的女社會學者內奧米·沃爾夫駁斥了幾百年來人們對美貌本質的思索。她認為,美貌作為一種客觀和普遍的統一體實際上並不存在,它隻不過建立在人的一種神秘理念之中。

如今,對於美貌仍存有很大的爭議。不少學者聲稱,美貌並無實際意義,因為它既說明不了什麼,又解決不了什麼,更不能教會我們任何事情。人們對美貌的看法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麵,把它看成是力量的源泉:另一方麵,又認為它是無能和受奴役的根源。

還有人認為,瘋狂地追求美貌是一種文明敗壞的跡象。據報道,僅1996年間,就有近七十萬美國人自願接受了換膚、抽脂、隆胸等外科手術。

縱觀人類曆史,人們為了得到美忍受過無數的痛苦與煎熬,但對美的追求始終是那樣的強烈和難以抑製。若想讓人們不要對美發生興趣,就如同讓他們別吃飯、別戀愛一樣。

美貌給人安慰、令人陶醉。對美的敏感是人類普遍具有的天性。

但是,什麼是美?沒有一個定義能夠完全概括它。專家們可以敘述自己看到美時的感受。卻無法確切地說出美究竟是什麼樣子。有人曾這樣形象地描述美貌:“當你看到一位美人從門外走進來時,你幾乎會停止呼吸。”

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認為,一張美麗的麵孔實際上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所有麵孔的合成品。我們之所以認為它美,是因為它包含了我們所熟悉的特征。然而,更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漂亮女人的麵孔大都擁有瘦削的下巴,大大的眼睛,而且嘴和下巴之間的距離要短於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