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旅行是開始工作後的第二年。在那之前,我就非常向往東京這座城市,絕大部分的原因是,學生時代看了很多日本偶像劇。戲裏的場景看起來和生活的台北好不同,那種一定要去東京看看、對於上京的憧憬在心裏油然而生。東京這座城市繽紛多彩,就連從小在台北長大的我,也不禁對這裏的事物、節奏之快而感到目不暇接。
京都,一座在日本國最具日本味的城市,就連觀光推廣海報都會用“日本有京都真好”這麼自負的標語來說明它的魅力。為此,我四季尋訪這座古都,感覺就像時間到了,心裏就會冒出一種聲音:“啊,好想去京都。”從內心召喚自己啟程。
觀察大部分人對東京及京都的看法,都有各執己見的喜好。東京迷覺得京都隻有神社寺院,看多了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即便是有著日本美食齊聚京都的美名,也有著正如安西水丸在《常常旅行》一書裏提到的“把紅蘿葡切成楓葉模樣,把白飯弄成葫蘆形狀,一點也不覺得這樣的食物吃起來美味”的人的存在。然而,在京都迷眼中,東京隻有高樓大廈,沒什麼文化內涵,即使給人國際化、流行的觀感,但是相較於保留日本原味、講究質感的京都而言,華麗的東京得到的評語總是有點表麵。隻不過,再怎麼爭論,也會有像我這麼濫情的人,覺得城市都有它獨特的一麵,同時欣賞二者的優點,無視缺點。
當走過幾個國家、幾座城市之後,我開始認為,如果旅行能讓自己像是生活在當地一樣融合,那麼這趟旅行令人咀嚼回味的美好程度,絕對是勝過走馬觀花的行程。對我來說,東京與京都已經不是“表”麵的觀光,而是再三想去探索“裏”麵的城市之旅。更何況,無論是去東京或京都,因為飛行時間短,那種感覺就像出門遠足、輕易即能出發的小旅行一樣。
也有很多人問我:“去了那麼多次,不膩嗎?”就算看過意大利和托斯卡尼腹地廣大、一片綠油油的山丘,或在法國街頭品嚐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法式甜點,或是把希臘地中海蔚藍天空的景象存留心底,每次離開日本一段時間後,我還是總會悵然若失地覺得:“是不是該再去日本了呢?”
無論如何,對於有著環遊世界夢想的我而言,即使夢想的執行得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卻仍有因為想再更了解而不得不再三拜訪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