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茶之旅(1 / 2)

可以清心處

都說杭州西湖的茶是品的,其實,它也是遊的。隻是杭城遊線,北達靈隱寺,南至六和塔,天下人皆曉。唯獨那茶之旅,一路尋尋覓覓,若隱若現,草木之勝,總在寵辱皆忘有無隨意之間,需得用心才是。

世界之最的茶坊茶鋪

茶之旅,不從足行起,偏於坐茶室始,也是有一番來曆的。南宋之時,杭州城的大街小巷,便四時賣奇茶異湯了。逢初一或十五,人若遇到吉凶二事,就要給鄰裏點茶送湯。清河坊有個叫蔣檢閱的,茶肆開得最為有名。正月十五日,茶肆裏點上了月色的大泡燈,光輝滿屋,人來人往的,都看得目不睱給。

到了明代,市井中茶館,可以說是星羅棋布了。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提到過的那個馬二先生,上了吳山不禁讚歎:“喝!這一條街,單是賣茶的,就有三十多處。”杭州,真是個世界之最的茶坊荼鋪之地啊。前人有詩曰:“一市秋茶說嶽王。”說的便是這天、地、人的絕妙結合吧。

沿襲至今,坐西湖茶室,依舊是杭州一重要習俗景觀。故遊人來杭,切勿將杭州茶室僅當作渴時飲、累時歇、聚時會的遊客集散地。杭州山水人文景觀密集,遊人來去匆匆,疲於奔命,這是笨遊。要識山水真性情,不妨選一茶室,凝神半日,湖光山色,自然沁脾。

你若三月訪杭,春城無處不飛花,你可去“花港觀魚”品茗。此時薔薇、牡丹、玉蘭、山茶此長彼消,爭相奪豔,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你若夏至,又可去植物闊沐森林浴,一架吊床-杯香茶,蟬噪林靜,人麵皆綠。

你若秋來,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妨去滿覺壟。白日人鬧,夜憩最佳。細細微微,聽那滿樹桂花雨直下杯中,綠是綠,黃是黃,盡為禪意。

你若冬遊,日暮鄉關,煙波湖上,且上望湖樓,大紅燈籠高高掛。若一夜北風緊,斷橋正可殘雪。此時雖天寒地凍,熱茶一杯在握,離愁別緒,一並消矣。

你若熱鬧,夏夜到鏡湖廳,有流行音樂卡拉OK;你若幽靜,拾階上煙霞洞,與服務員兩兩相坐,此時無聲勝有聲;你若聞鶯,人柳浪茶室,一樹鳥鳴,啼聲婉轉,綠楊村裏悠揚;你若戀水,一定要去虎跑,虎跑水龍井茶,人稱西湖雙絕;你若望月供茶,自然是平湖秋月;你若愛蓮沁茗,少不得曲院風荷;你若慕魚,有玉泉茶室設欄圍坐;你若人道,葛嶺抱樸道院茶室自可靜心;你若老夫老妻,去梅妻鶴子的孤山,也清靜也方便;你若俊男倩女,二十七路車到底上龍井,那裏人又少,茶又正宗,最好談戀愛;你若從未來過杭州,不妨小舟一葉,船上品茶,山光水色,盡收眼底。阿慶嫂有名言曰:“這茶喝到這會兒才喝出味兒來了。”可見喝茶需要時間。三杯過後,再走不遲。此時風情,或可解得一二?

茶路行

茶路實際上是沒有的,但尋的人多了,茶路也就顯現出來了。我們不妨以當年許仙與白娘子初次相遇的昭慶寺為起點。望湖樓為第一站可望湖,且目睹斷橋,也可遙想當年人神的愛情悲劇。下樓上山,小徑一條,直通保俶塔。塔下有室,室內有茶。從山頭橫過,-路逶迤,便到了抱樸子葛洪煉丹處。抱樸茶室有道士上茶,隔壁便是李慧娘鬧鬼的紅梅閣,如今人間正道,鬼仙相安無事,這裏倒是個品茶的好去處。下,經賈似道半閑堂遺址,至北山路。前行數裏,到鏡湖廳。鏡湖廳喝茶,最妙在那架大紫藤,春暮時分,紫藤累累,風吹枝葉動,疑是玉人來。又有大樟樹一株,湖上暖風,樹下落葉,紛紛揚揚,此為傷春。再前行,左曲院,右玉泉,直至洪春橋“茶人之家”,世界上最大的石茶壺就在那院中。

自茶人之家,折入龍井路。兩旁茶園逐漸顯露,茶農耕作,姑娘采茶。陽春,你看著新芽今日爆綻,明日舒展。深秋,龍井一路,銀杏樹金黃,襯著滿坡茶園,如凝固的濃綠瀑布。盛夏,南高峰一帶風煙變幻,白雲蒼狗。嚴冬,又有溪畔蘆花在陽光下閃著透明光澤,拔一蓬回家插人瓶中,幾年也不凋落。這條龍井路,實在是不亞於南路北路的風景線。路好車少人馬稀,你可騎車,也可步行,山蔭道上,應接不睱。近年考證,被軍閥所害的申報主編史量才也葬此山中,康有為先生的人天廬也在此間丁家山中,水竹居劉莊緊挨其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