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漢吳和議(1 / 3)

第六十七章漢吳和議趙興一再勸說下,曹綾終究是放下了心中的罪惡感,不過——“總覺得又被夫君教育了呢……”“哪裏,綾兒可是我的賢內助,說實話,戰爭中聽不到你在我背後嘮叨,真感覺缺了點什麼。不過畢竟這場戰爭十分艱苦,不可能帶女人一起啊。”“我那不是嘮叨,是擔心你!”“是是,我知道。”趙興微笑著回答道。“綾兒,你既然來到了荊州,近期我們就一起看看荊州的風景如何?”“誒?防守問題不用擔心嗎?”“當然是要考慮,不過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必須我親自負責,而且我猜測,幾年以內,魏,漢,吳三國之間恐怕不會再有什麼大規模戰爭了。”趙興站起身,走到了府邸的庭院。荊州水道複雜,而趙興的府邸則引入了一條小溪的溪水,以溪水為中心,兩側肥沃濕潤的土地上長著五顏六色的花朵,以及蔥鬱的草木,配上晴朗的藍天,實在想不到就在幾個月前,這座城鎮還被戰場上的硝煙籠罩。“誒,夫君就這麼確定嗎?”“基本可以斷定吧,”趙興說道。“綾兒,從先帝建立季漢以來,也就是五年前,我出道的時候,以我們季漢為中心,先後發動了夷陵之戰,北伐關中之戰,河套之戰,以及這場荊州之戰,這裏每一場戰役都是大戰,比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毫不遜色,傷亡也比那兩場戰役少不了多少。現在,我軍一路高歌猛進,但我已經聽到,國內百姓有厭倦戰爭的聲音。”“對於季漢來說,五年的功夫,我國從益州一州變成了四州,而且很快還將取代曹魏恢複與西域的聯係,現在,我們既需要將獲得的這些土地來獲得更多的稅收和人口讓季漢的國力達到實質性的提高。魏國在你父親的帶領下雖然企圖奪回被我們攻占的領土,但他不但失敗,反而讓魏國受到重大損失。你的哥哥恐怕在恢複生產之前不會用兵吧。至於東吳,則被這場戰爭打到了亡國的邊緣,季漢和魏國不動手,他也不敢擅自動手。”在三國之前的東漢末年,天下自群雄割據以來已經亂了四十個年頭,東漢末年的兩三千萬人口因為戰爭,糧食不足,瘟疫蔓延而引起的死亡使漢人減少了十分之九。而三國建立後,以劉備建立的季漢政權陸續對魏吳兩國發動了接連不斷的五年戰爭。現在,各國士兵已經疲憊不堪,因為戰爭的原因,也不可避免會讓比戰場上士兵更多的百姓死於糧食不足以及疾病。現在,各國的高官都在想著如何盡快恢複生產,將戰爭掏空的府庫重新補足。軍隊需要更多男丁,而相對穩定的戰場也需要一些事件作為轉機。而作為將軍的趙興,既需要將這個久經戰火的荊州帶回正軌,也需要保持自己的軍隊隨時可以接受新的戰鬥。不過比起繼續在戰場上摸爬滾打,被時間逼迫在戰場上做出正確的抉擇,現在的工作著實是更加輕鬆的。趙興新任太守後不久,郭淮,馬忠和張嶷就按照命令來到了趙興這邊。於此同時,如趙興所料的那樣,魏軍將威逼南郡的兵力回收到了南陽一帶,並開始修複在曹丕執政時期荒廢掉的襄樊地區的幾座城池作為抵抗季漢的前線要塞。而孫權那邊也對趙興這邊派出諸葛瑾為使者,送來了孫權給趙興寫的信,諸葛瑾表示孫權希望他不要繼續向東侵攻,兩方能達成五年的和議。趙興當然知道以東吳的信義來說,和議根本沒有實際效用,畢竟自從東吳背盟以來,漢與吳之間已經變成了盟約都可以隨便撕的關係,更何況是和議了。不過這對趙興來說也無疑是個好消息,至少東吳這麼做就代表他真的沒有餘力繼續這場戰爭。看來事態的發展正如趙興所想的那樣,連戰連捷的季漢況且已經支持不住連年的戰爭,另兩國反戰的情緒現在絕對不比自己小,畢竟就算是銳意進取的君主在連續的失敗麵前也會考慮到敵人的分量吧。不過——“和議我不能簽,我趙興不過是一個州牧,不能代表大漢整體的意思。東吳如果真心想要議和的話,請諸葛先生去長安找陛下商談吧。”“可是現在與我東吳相鄰的是你啊,我東吳是懼怕趙將軍的進攻,就算漢帝同意議和,你難道不會擅自攻打我們嗎?”“哼,”趙興冷笑道。“諸葛先生休要找我的麻煩,我的所有行動全部請示了丞相,再由丞相向陛下通報。諸葛先生不去找陛下議和,卻找我議和,是不想跑從荊州到關中的上千裏路,還是想要挑撥我與陛下的關係?”“在下絕無此意!”先不管是真是假,諸葛瑾立刻否定。“那麼送客,還請諸葛先生一定要去長安見丞相一麵,我會派人在路上護送,以盡禮數。”諸葛瑾似乎還想說什麼,不過趙興的兩名虎背熊腰的侍從可不管那麼多,硬是把諸葛瑾拖了下去。“哎……”諸葛瑾來找他,明顯不隻是議和,還是個陰謀。正是因為這樣,趙興才必須讓他離開,而且還不能讓他就這麼回東吳,那樣可能會讓人懷疑趙興與諸葛瑾達成了什麼協議。他必須派人監視著諸葛瑾,確認他見到丞相,這樣才不會留下被懷疑的可能。“不過這州牧也真不好當啊。”一想到自己身居高位,將來還要麵臨很多這樣的問題,他就覺得心累。也就在這時,一個嬌小的身影出現在門口。趙興的府邸沒有幾口人,這麼小的也就隻有諸葛果了。大概是看到叔父被趙興的部下強行拖走了所以才來看看情況的。“不好意思啊,即使我也不希望如此對待你叔叔,不過國事為先。”“這我知道,”諸葛果雖然不到十歲,但從她的臉上完全看不出她的想法,她用平靜的語氣說道。“趙叔叔不用在意,我和父親不一樣,除了喬哥哥之外,我從來沒把東吳和曹魏的諸葛家當做自己人。而且是諸葛叔叔先用詭計挑撥離間,所以趙叔叔才把他帶走的吧。”諸葛果說出這樣的話,著實讓趙興有些驚訝。畢竟她才是這樣的年紀,竟然就懂得官場上挑撥離間的道理。雖然第一次見到諸葛果的時候就覺得並不平凡,可諸葛果來到荊州後趙興還是習慣似的把她當成小孩去照顧,這次他是真的感受到這個女孩的與眾不同了。“沒想到,你竟然已經懂得這麼多了。”“哪裏,像趙叔叔這樣二十多歲就有這種作為的人,在我這個年紀早就懂得這些了吧。”“這個嘛——”說不上來,按理說他從第一次上戰場時表現出的將領素質,完全不像個初來乍到的將領,反倒是像個在戰陣上摸爬滾打數十年的老將。不光能在任何情況下想到對應的策略,而且就算生死關頭也毫不遲疑地堅定著自己的選擇,這絕對不是紙上談兵的人可以做到的。然而在夷陵之戰上,理應沒有經曆過戰陣的趙興似乎從骨子裏就擁有那種能力。趙興當然不知道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方式和別人不一樣,他的知識和能力,在他看來就像他的一部分一樣,說不清是從哪裏學來的。而他雖然姑且知道自己的年齡,但卻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也不知道自己在章武元年春天之前到底過著怎樣的人生。所以,諸葛果的這個問題,他無法回答,不過或許在季漢的很多人看來,趙興應該從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有著極為過人的能力了。諸葛果可能也是覺得在他們兩人之間有著相似之處,所以才想要接近他吧。“不是麼?”一步步走上前來,諸葛果澄澈的雙眸盯著趙興的眼睛。因為和關銀屏和曹綾相處了很久,趙興也明白對聰明的女性說謊並不是他的長項。“我小時候的事還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