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玩轉舌尖上的創意:中國唯一女食品造型師沈韻(1 / 2)

玩轉舌尖上的創意:中國唯一女食品造型師沈韻

人物

作者:木子

迷上“舌尖創意設計”

80後美女沈韻,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畫畫是專業,愛好是烹飪。2000年,朋友在地鐵站附近開了一家飯店,地段好,競爭相當激烈。酷愛美食的沈韻僅用一張小小的菜譜,就使朋友的餐館門庭若市。

沈韻知道,客人大多是看菜譜上的照片點菜,而經她的手擺弄出來的菜就頗有藝術感。為菜譜做設計時,拗造型要從源頭開始,她會苛求廚師的刀功,白菜和肉絲要切得粗細均勻、長短相近。而配料的香菇、竹筍等也要切成絲狀,與白菜肉絲“身材”統一。裝盤要講究主次,盤子的中央,恰似舞台的中心,肉絲雖然不多,但肯定當主角。

由於沈韻的工作是電視廣告美術指導,經常接觸到很多拍食品的片子,此後,她開始了解並喜歡上了“食品造型”這個行業。她從網上了解到,其實國外前幾年就有食物造型師(food stylist)這個新興職業了。確切地說,food stylist就是給食品進行美化和造型的專業人員,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食品打造出盡可能自然完美的狀態,以激發攝影師的靈感,拍出理想的姿態。

因為視覺認知是大多數人對食物的首選認知方式,所以食品造型師的工作很重要,最終目的是讓人有食欲感。

第一個客戶是“康師傅”

2001年初真正進入這個行當時,沈韻最早接觸的客戶是康師傅,為福滿多牛肉麵“操刀”。為了做好這個造型,她需要研究怎樣將牛肉顏色做得夠紅夠漂亮,怎樣通過裝置做出麵泡好後的熱氣和小氣泡等。“在這期間,光是測試就做了將近兩周。要把肉煮得比較有光澤,有筋有肉、肥瘦相間,而且還要看上去有一點兒熱氣騰騰的感覺。”

為了讓大家對食品造型有一個更加形象的了解,她毫不避諱地講述了全部的製作環節。首先,把牛肉切塊,胡蘿卜切丁,放入沸水中翻滾。牛肉塊立即取出,“這樣處理過的牛肉可以充分顯出自身的紋理,但又不顯老。”而胡蘿卜丁必須等它有些變色後,才能撈起,和牛肉塊一起放進醬汁中浸泡著色。“生的胡蘿卜顏色太豔,容易搶主角的風頭”,因此要多煮一會兒。

第二步,將一束麵條整齊地放入沸水中。注意,稍微浸一下就要撈出,在碗中擺造型,不斷調整直至滿意為止。緊接著,用醬汁、涼水、食用色素等調出湯底,從四邊慢慢注入碗內。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一步:取出已著色完畢的牛肉塊和胡蘿卜丁,一塊一塊地堆放在麵條上麵。“胡蘿卜和牛肉的前後關係要掌握好,包括胡蘿卜丁露出多少都要仔細觀察、調整,最後的畫龍點睛之處就是擺上蔥段,要讓人看著既不覺得呆板又沒有鬆散之感。一定要注意蔥段的量及其在畫麵中的視覺重心和色彩的比例。”就這樣,一碗好看的紅燒牛肉麵就新鮮“出鍋”了。這個廣告在多家電視台播出後,給億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是,在造型過程中,她還曾經多次嚐試過一個步驟——在牛肉塊上淋一些用澱粉加食用色素勾芡而成的湯汁,讓它顯得更“水靈”。隻是試拍後發現,效果並不理想——照片中呈現出的牛肉過於晶瑩剔透,而失去了牛肉原本固有的那種粗獷感。

沈韻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2到16個小時,有時候甚至要熬夜拍攝。她說:“連續拍24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我們可能會從頭一天早上六七點開拍,一直拍到第二天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