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現在我們來到了泰山。泰山是“五嶽之長”,風景優美。它東臨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屹立於齊魯大地之上。幾千年來,泰山都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泰山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泰嶽”等,它突兀地屹立於華北大平原邊上的齊魯古國,同衡山、恒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由於泰山地處東部,因此又有“東嶽”之稱。
泰山的自然風景壯觀秀麗,可以分為麓、幽、妙、奧、曠、麗六個景區。麓區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於泰山南麓中路與西路之間的環山路線;幽區綠陰環繞,景點多得讓人目不暇接,位於岱廟沿中路至南天門之間;過南天門經天街至絕頂的路途雖然地勢平坦,但是卻別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這裏就是著名的妙區;泰山之陰是後石塢,這裏林木蒼鬱,贏得了奧區的美譽;大眾橋過黑龍潭沿西溪橋至中天門的這段路非常平坦,人們將其稱為“曠區”;麗區即泰山山麓及泰城遊覽區,該區無須登山而能感受泰山之美。
氣勢非凡的泰山
泰山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僅17℃,非常涼爽,即使在炎熱的夏天登山,在青鬆翠柏的掩映下,仍然會感覺到陰涼舒適。登到山頂的時候,還需要攜帶衣服防寒。泰山雖然多雨,不過若能趕上夏季的雨過天晴,就可在山頂領略到朵朵紅霞的美妙。泰山的春秋兩季較為溫和,平均氣溫為10℃,但是春季的風沙較大。秋天則風雨較少,秋高氣爽,萬裏無雲,是登山觀日出的最佳季節。泰山的冬季雖然偏冷,但是也可以欣賞到壯麗的日出景象,因而很多人會在冬季到泰山遊覽。
泰山的文化內涵非常深厚,山上數量眾多的古建築大多是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這些建築將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合起來,是東方文明偉大而莊重的象征。幾千年來,泰山以其壯麗的自然景觀和奇特的人文景觀贏得了世人的矚目。泰山現在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是世界上最為珍貴的遺產之一。
泰山有哪些景點?
泰山的名勝古跡很多,吸引了眾多遊客。其景點有岱廟、普照寺、王母池、關帝廟、紅門宮、鬥母宮、經石峪、五鬆亭、碧霞祠、仙人橋、日觀峰、南天門、玉皇頂等,其中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被人們稱為“岱頂四大奇觀”。
有哪些名人去過泰山?
泰山的風景秀麗,曆代名人紛紛慕名而來。在泰山的紅門宮前,孔子發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漢武帝來到泰山之後,不禁高歎道:“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東晉書法家王獻之登泰山之後,寫下了這樣的話:“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李白在《泰山吟》中感慨道:“四月上泰山,石平禦道開。六龍過萬壑,澗穀隨縈回。……天門一長嘯,萬裏清風來。”杜甫的《望嶽》更是成為千古名篇,詩中的“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流傳千古的詩句。
大開眼界
泰山風景區內有156座山峰、138座崖嶺、72處名洞、72塊奇石、130條溪穀、64處瀑潭、72眼名泉、上萬株古樹、42處古遺址、13處古墓葬、58處古建築、1239塊碑碣、1277處摩崖刻石、14處石窟造像、12處近現代文物、上萬件文物藏品,其中城子崖遺址、四門塔、大汶口遺址、靈岩寺、岱廟、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馮玉祥墓等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