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羽劍決(1 / 2)

紅狐之所以退就是要以此為餌,引誘梵晉爆發。

可是梵晉沒有中計,因為他腦子裏一直在想那片紅羽,他要等到紅狐使出這一劍才會爆發。

高手之間的對決不僅僅是招式和力量上的碰撞,還有心思和戰略上的激鬥,不僅要出奇製勝,有時還要鋌而走險,甚至是死而後生,除非你是絕對的高手。

紅狐就是位絕對的高手,自一交手她的態度就定下來了,玩,就是玩,陪梵晉玩,順便也給花蓮和梵天鈞上一課。

在退的過程中紅狐的身影幾乎已虛化,變成煙。是移形幻影,快到恐怖的輕功。

梵晉抓空了,他隻有些似乎是碰到了什麼東西的手感,這一抓並未耗盡了他的力量。他沒有追擊,也選擇退。

在此情況下紅狐已占據先機,就是在等著他了。

這時,紅羽大大方方地飄下來,飄到與梵晉視線相平的高度,至今為止——包括蝴蝶在內——還無人能參透這片紅羽究竟是一支怎樣的劍。

或許已經開始有人產生懷疑,這是比劍嗎!

紅狐又打個哈氣,眼睛再次紅潤,接著就打個響指,於是紅羽就變成兩片,被紅狐用不知名的劍在一個不確定的時刻縱切了。

這就是分屍劍法,紅狐曾將自己的發絲縱切,而如今她又把一片羽毛縱切,這就是分屍劍法。

可是,沒人知道她用的是什麼劍,也沒人知道她是怎麼做、何時做的!

除了震驚眾人已別無感受。

可是,還沒完,紅狐又打個響指,兩片羽毛就又變成四片,這次還是沿著羽毛主脈縱切,與第一次切口正好相交成一個“十”字。

眾人已別無感覺,除了震撼。

紅狐再次施展移形幻影,在踏水無痕的基礎上又加上了動無風。

人在行動尤其是快速行動時會產生風,羽毛很輕,很柔,比柳絮差不了多少,任何微風都能吹動羽毛。但是,當紅狐以這麼快的身法出現在紅羽之前時,紅羽竟然沒有受到絲毫驚擾。

紅狐探指夾住紅羽,輕輕吹了吹,並沒有毫毛飄出來,這說明羽毛隻是被切成四片,這說明紅狐的劍氣十分之精細。

紅狐切割羽毛所用的自然就是劍氣。

至於劍氣是個什麼東西我想沒人能解釋的清楚,因為它本就是虛幻的東西,劍氣的創造在武俠小說上明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劍氣是對功夫的一種很形象的解釋。

兩個過程,聚集,爆發,把力量以最簡潔的方式集中到一點,在最短的時間內爆發。

劍氣就是真氣的爆發,真氣集中的渠道和方法就是經脈,六脈神劍就是如此吧。

經脈學更是高深莫測,精妙複雜,我不懂,也無法深究,《易經經》是權威,隻可惜沒看過。

劍氣的爆發點通常是十指的指尖,但紅狐不同,她還有十根腳趾、雙目和眉心,方才切割紅羽的那兩劍她就是從雙眼中打出來的。

在那一瞬間,隻有一個人注意到了她瞳孔的變化,白鴿。

白鴿看到有兩個時刻紅狐的瞳孔也變成了紅色。白鴿本來就可以看到細微的事物,比如蝴蝶震動翅膀,自幻瞳蘇醒後她這種力量就提升了十倍不止,全場之中隻有她一人看到紅狐出劍,而她的幻瞳完全可以發揮出劍氣的威力。

劍氣有形狀嗎,對於它的描述通常就是“殺敵於百步之外”。一般來說劍氣是直線發射,有形狀,用劍氣打紙片留下一個針孔般的洞,這就是一般劍氣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