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這是屬於《人人健康》的而立之年
聚焦
作者:金朝暉
坐在去北京的動車上,寫下這篇文字,不免想到人生的旅程,真的是由一個個站台來連接的,這些站台,情願或不情願,都是屬於你的目的地。隻不過,有些是跟你的情感世界有關,有些是奔向理想,還有的出於生存無奈,再就是際遇所至。
《人人健康》1982年11月創刊,到2012年11月,整整30年的刊史。30年裏,先是雙月刊、後來是月刊,現在是半月刊,至本期,一共出了341期,加在一起,應該有幾千萬的文字問世。30這個數字,從今年年初到歲尾,就像一隻小手,時不時地跑過來,在我的心上撓幾下,撓的你是想哭、又想笑,又有點惆悵,還有些許興奮,甚至還有絲絲隱隱的恨意。這種恨意你可以理解為人生朝著這個方向走了十年,就會遠離另外一個你本來也十分向往的地方。原本籌劃為30歲刊齡的《人人健康》過一個隆重的生日,結果就被這種種複雜耽擱下來。何以複雜,現在想來,就像你愛上一個人,你從內心牽掛著對方,所以才會有那許多種種的不安在心裏此起彼伏。回頭看看,《人人健康》這一站,於我來說,一停就是十年。
30年的曆程,我這任主編與之牽手,走了三分之一。
10年前,也就是2002年,我34歲,已經過了我自己的而立之年。我辭掉報社的工作,開始新一輪的漂泊計劃。我可能算那種生活中的少數,把漂泊當自然,把雨雪當快感。當年的這本雜誌,也和我一樣,都是漂泊的命運,所以,某個站台,就成了我們相遇、相知之地,也成了我們共有的人生舞台。
舞台上站著的是一個苛刻的我,較勁的我,甚至還帶點歇斯底裏的我。十年間,《人人健康》的編輯、記者來來往往,總有一個排的兵力,沒挨過批評的寥寥無幾。在這個世界上,我不想糊弄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生命,誰能否認一本30年期刊的生命呢?而這個生命,既然來到我麵前,哪怕是一個拖累,我也擔負著養育它的使命。
現在,人生的站台上,你出現了,親愛的讀者朋友,可能我們對麵相逢卻不相識,也可能你會看我眼熟一點,我會看你很親切。由於辦刊需要,我的照片經常會出現在雜誌上,所以常常在公眾場合,會有人說見過我,知道我是誰。每逢此刻,我都會奉上一個心存感激的真心微笑,對你的厚愛,親愛的讀者朋友,我要真誠地道一聲感謝,真誠地送去我對您全家深深的祝福。
《人人健康》30年的期刊史,我有幸伴隨其走過十年光陰。回顧這十年,我想最應該感謝的還有我的一些朋友和師長,他們對我和這本雜誌的幫助讓我難以忘懷,也讓我無以回報。
著名作家趙瑜是我的好友,他在我的辦刊路上多次給以鼓勵和指導,並屈尊給本刊撰寫了多篇重量級稿件;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全國醫藥衛生首席記者白劍峰百忙之中在本刊開欄,撰寫“健康時評”,深受讀者喜愛,這份恩情難忘;
山西三大藥業董事長:長治地區康寶藥業的董事長周滿祥、振東藥業的董事長李安平、運城亞寶藥業的董事長任武賢,既是師長也是兄長,對《人人健康》的成長給予了很多的支持和鼓勵;
還有山西衛生界的領導和同事,山西各大醫院的專家朋友,都是《人人健康》向前發展的領路人,在此一並謝過;
本刊專家顧問團組成,都是全國知名的醫學專家,醫術與德行並重,我要代表《人人健康》,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謝意!
想要代表這本雜誌謝過的各界友人還有很多很多,衛生部新聞辦公室、衛生部健康教育中心、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山西省健康教育中心、太原鋼鐵集團工會、太原鋼鐵集團離退部、山西省建行營業部、太原紅十字血液中心、山西省人大、太原市計生委……此處就不一一列舉。隻想說,你們的幫助溫暖著我們的心。
我還要感謝和我一道風雨同舟十年的雜誌社同仁及為《人人健康》奔波勞累的全國各地市縣發行站的同仁們,你們的付出讓這本刊物充滿活力。
30歲,而立之年,這是屬於《人人健康》的紀念日,相信每一個相聚在此的人們,都能觸摸到那結實有力、“砰砰”跳動的“健康”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