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後記(1 / 1)

離開的成長

我所知道的拜石同學,似乎大部分的時間總是在行走。新作《彼岸小時光》記錄的正是她國外遊學的足跡和點滴心得。

在書中,我讀到這樣的句子:“一個懶散的笨女人,一直被太多的愛包圍著。跑到國外,沒人伺候,才開始成長……”不禁讓人會心一笑——這個女人雖然笨,但笨得透明,笨得可愛。

書中給我感受最深的不是醉人的美景,也不是新鮮的異域風情,而是離家時的揪心痛楚,思鄉的淡淡愁緒,家人團聚時的滿滿幸福……有了愛,一切才豐盈起來,充實起來,甜蜜起來。這些綿密的文字讓我相信,因為這一次長久的離別,拜石一定收獲了內心的成長,這成長,也許正是關於離開的某種心得。

我們生活的小城,偏居西北一隅,相比外界的精彩,這裏顯得有些乏味:我們的生活,在日複一日的重複中漸漸失去了光華;我們的精神,被現實桎梏,得不到舒展;心靈,等待著一種遙遠的呼喚……這一切都給了我們離開的理由。

於是,帶著莫名的渴望遠遠地離開,仿佛是一種逃避,又像是一種尋找,我們上路了。行走中,我們積澱屬於自己的過往,那些隻有自己能讀懂的小小悲歡、淡淡惆悵和濃濃相思,給離家的寂寞時光增添了一種別樣的色彩。遊走中,我們離現實遠了,離夢想近了,離家鄉遠了,離自己近了……在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裏的童話《小王子》中,有一個憂鬱的小王子,他住在一個比房子大不了多少的星球上。一天,小王子旅行到別的星球,發現了一個花園,裏麵有5000朵玫瑰,這讓他非常沮喪。因為在他的星球上,唯一的一朵玫瑰花正是他心中的最愛。盡管這朵花嬌氣、虛榮、敏感又多疑,小王子還是耐心地為她澆水、除蟲,嗬護備至。當他看到滿園的玫瑰,掩飾不住內心的失望。但後來,他對花園裏的玫瑰說:“你們很美,但你們是空虛的。對我來說,我的那朵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她是我澆灌的,我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我聆聽著她的沉默……”

在此,離開使小王子獲得了一個機會,對自己的選擇進行思考。一件事、一場際遇、一個人、一個地方,於我們到底有何意義?說到底,是因為我們為之付出了時間,牽涉了精力,投入了情感,這一切才和我們的生命聯係在一起,與眾不同,意義非凡。

離開,才知情深;失去,方知不舍。人生就是如此。比起異域那些讓人流連、感歎的美景,彼岸的家和親人顯得分外珍貴;而回到家,遙遠國度就成了彼岸,在那裏的生活點滴、一次邂逅、一段困境、一個細節,讓某個城市、某個名字、某張麵孔永久地留在了記憶裏。不斷讓人記起,或思念。於是,彼岸就成了記憶的又一個故鄉。

人活著,就是一個不斷獲得和失去的過程,每一分,每一秒,我們和時間,和記憶,和自我上演著分分合合的劇情,在身邊的常常被遺忘,遠去的卻日漸清晰,刻骨銘心。當下的苦痛也許成了日後的甜蜜回憶,期待的時刻到頭來竟是索然無味的片段……離開的日子裏,抬頭看天,凝神思索,仿佛在遠遠的地方打量自己的生活,打量自己的內心,一時間,竟有些陌生。但陌生也許正透露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麵。

所以,離開是為了證實,我們手裏握著的是不是最應當珍惜的。真正到了確定的那一天,我們終於可以安於當下,安享時光。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幸福吧。

(馬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