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1 / 2)

淺談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

宏觀經濟

作者:劉麗莉

摘要:本世紀初啟動實施的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預算管理製度進行的一次根本性重大變革,被稱為一場“財政革命”。全麵推進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公共財政的必然選擇。經過各方麵十餘年的努力,這項改革已經取得決定性進展和重大曆史性成就,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對此,本文擬從對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的認識以及深化改革的措施來探討進一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製度

中圖分類號:F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2-000-01

一、國庫集中支付製度簡介及改革背景

(一)國庫集中支付製度簡介。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是指政府財政(國庫)部門對所有政府性收入包括預算內收入和納入預算管理的預算外收入進行集中收納管理,並對各部門和單位的支付過程實行集中統一處理,財政部門將特殊用途之外的財政資金通過國庫直接支付給商品供應商和勞務提供者的製度。一般表現為對預算資金分配、資金使用、銀行清算及資金到達商品(勞務)供應者賬戶的全過程集中進行全麵監控。

(二)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背景。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是我國建立公共財政體係的重要內容,是我國現階段建立現代財政國庫製度的核心內容。1998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對改革預算編製,加強預算執行和監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社會各界關於改革財政支出管理製度的呼聲也十分強烈。李嵐清副總理在2000年1月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財稅專題研討會上指出,要建立嚴格的財政預算管理製度,必須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製度。2001年,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在全國人大會議的工作報告中,將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確定為我國“十五”期間財政支出改革的重點。2011年,是我國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一年,也是財稅體製改革關鍵的一年,全麵推進國庫集中支付製度改革,是“十二五”時期財稅體製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深刻領會國庫集中收付製度改革的本質,提高對改革的認識

(一)國庫集中收付製度改革是講政治、講大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的必然要求。自國庫集中收付製度改革實施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推進改革作出一係列部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綱要均提出,要深化國庫集中收付製度改革。

(二)國庫集中收付製度改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財政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物質基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工具和財力保障。財政作用的發揮離不開先進的管理製度。我國的國庫集中收付製度改革是財政管理的一項重大製度創新,既充分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又充分兼顧我國國情。

(三)國庫集中收付製度改革是有效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必然要求。國庫集中收付製度事關財政政策的效率和效果。財政收入及時收繳入庫,是有效掌控財政資源,合理安排財政支出的基礎;財政支出及時支付到位,是全麵落實財政政策,實現政策目標的直接體現;及時、準確、完整的財政收付信息反饋,是國家製定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