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 / 3)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南邊陲,雲南省西部,與鄰國緬甸僅有一水之隔,國境線長達503.8公裏。這裏是我國西南的重要邊貿口岸,邊境貿易在全國發展最快、規模最大。德宏包括了瑞麗、畹町、潞西三市和隴川、盈江、梁河三縣,首府駐潞西市芒市鎮,是雲南省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德宏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出口,境內有九條公路與緬甸北部城鎮相通,有瑞麗、畹町兩個國家級口岸。

德宏州自然環境優美,曆史文化燦爛,民族風情獨特,被譽為“孔雀之鄉”、“神話之鄉”、“歌舞之鄉”等等。這裏是很多著名電影外景的拍攝地,如《邊寨烽火》、《孔雀公主》、《帶手銬的旅客》、《西遊記》等。這裏有秀美的瑞麗江、大盈江、虎跳石落水洞、三仙洞、獨木成林的榕樹之王等等奇特景觀,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

德宏有著20餘個少數民族,傣、景頗、阿昌、德昂、傈僳等等,最多的是傣族。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獨特奇異的民族風情,歡迎著遠方的來客。

全州名勝古跡眾多,盛產優質大米,“芒市穀子遮放米”自古稱道。德宏州以奇特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繁榮的邊境貿易,成為了不可多得的熱土。在這裏,隻需要簡單的手續,您就可以前往緬甸,領略異國風情。

風景德宏

樹包塔

樹包塔在傣語中是“廣母姐列”,意思是鐵城塔。1778年芒市第十七世土司為紀念戰爭勝利而修建的。塔頂上生長著一棵大青樹,粗壯的跟須把塔緊緊箍在中間,一眼看去,樹包塔,塔包樹,樹塔渾然一體。塔身用磚石砌成,高約十餘米,八角形,神龕內豎著佛像。樹高數十米,塔頂著樹,樹包著塔,十分神奇,堪稱塔中絕景。

所謂樹包塔,即塔中長樹,樹長大又把整個塔包住。相傳,這種神奇的現象是因為磚砌的塔身天長日久出現了裂縫,常有吃了菩提樹籽的小鳥來塔頂棲息,含有樹籽的鳥糞恰好落在塔頂微小的縫裂之處,春雨澆下,種子生根發芽,於是古塔就漸漸被榕樹包了起來,形成樹包塔奇觀。如今塔頂上的樹已高達30餘米,樹冠覆蓋近1000平方米,塔包著樹,樹包著塔,在200多年風雨曆程中,將塔愈包愈緊,塔就是樹,樹也就是塔,形成塔樹一體的塔中絕景。

1985年政府對樹包塔進行了重修,在四周增加了4座圓錐型小塔,並放置了4座傣語稱為“拉嘎”的神獸蹲跨塔的四方。樹包塔已成為德宏旅遊的標誌性景觀。

位置:芒市友誼路旅遊步行街上。

票價:無。

交通:可以步行,也可坐出租車前去,車費5元。

民族文化宮

遊客必去的地方之一,被列為省級名勝風景。文化宮造型很有民族特色,三角尖塔,葫蘆形門洞,周圍種著碧綠的油棕和翠竹,具有濃鬱的傣族特色。

文化宮內有三大建築:白龍亭是傣族潑水節的標誌;“目腦示棟”,代表了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節;周恩來總理紀念亭則是紀念1956年周總理和賀龍副總理與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理一行蒞臨芒市,表達了德宏人民對總理的緬懷之情。紀念館裏建有周恩來總理紀念亭,還有當年周恩來總理與緬甸總理吳努親手種下的緬桂花樹,極富紀念意義。

位置:芒市青年路南段東側。

瑞麗

瑞麗是我國最大的陸地口岸,三麵與緬甸接壤,有“一個壩子、兩個國家、三座城市”之稱。在瑞麗市內有一條長達1公裏多的貿易集市街,被人稱為“邊貿街”,賣貨的都是中緬邊民,貨物多是具有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紡織等工藝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瑞麗還是中國四大珠寶集散地之一,是國?各大珠寶市場的主要商品提供地。在瑞麗的珠寶市場,你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藝,翡翠、玉石、紅藍寶石、尖晶石、月光石……一件件流光溢彩,讓人愛不釋手。

瑞麗的自然風光更是出色。這座美麗的亞熱帶城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蜿蜒曲折的瑞麗江,還有神奇美麗的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莫裏亞熱帶原始雨林。這裏是傣族的主要發祥地和景頗族的主要聚居區,傣、景頗、德昂、漢等民族在這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多元文化。美麗多情的瑞麗,邊境貿易繁榮欣盛,民族風情神秘迷人,非常值得一去。

位置:瑞麗市周邊。

交通:1.瑞麗――昆明:路程:798公裏;車型:高快、臥鋪;票價:181元(含保險費);乘車地點:瑞麗客運站;班次:每天8:00-20:00每小時一班,每天13班。

2.瑞麗――芒市:路程:98公裏;車型:中巴車;票價:20元;乘車地點:瑞麗客運北站;班次:每天8:00-18:00,不定時發車,人滿發車。的士:120元,可與他人合租。

3.瑞麗――隴川:路程:32公裏;車型:中巴車;票價:10元;乘車地點:瑞麗客運北站;班次:每天8:00-20:00,不定時發車,人滿發車。的士:50元,可與他人合租。

4.瑞麗――盈江:路程:149公裏;車型:中巴車;票價:25元;乘車地點:瑞麗客運站;班次:每天7:30-15:30,每隔40分鍾發一班。的士:160元,可與他人合租。

畹町

“畹町”係傣語音譯,意為“太陽當頂”。畹町有一個地方是要去的,那就是畹町友誼橋。

畹町友誼橋建於1938年,1945年重修。在抗日戰爭時期,幾十萬中國遠征軍從這裏進出境,幾百萬噸軍援物資從橋上通過運往內地。

此橋見證了中國抗戰的風雲曆史,承擔了拯救中華民族的曆史重任。這座橋跨中緬兩國界河畹町河,是聯係兩國的重要交通口岸。這座大橋記錄著中緬兩國友誼長存。1956年12月15日,在緬甸訪問的周恩來總理和緬甸聯邦總理吳巴瑞,從緬甸九穀經畹町橋步行入境,掀開了兩國世代友好的新篇章。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兩國商人、邊民在這裏進出,互市互通,一派安定祥和。

畹町有鬱鬱蔥蔥的柚木林和橡膠林,其他熱帶植物和農作物也很豐富。北門山上的森林公園,出國旅遊,小龍江的熱帶雨林漂江遊等等,都是畹町旅遊的不錯選擇。

位置:畹町位於德宏南部,隔河與緬甸相鄰。畹町友誼橋位於畹町市城關鎮南側的畹町河上。

交通:從芒市到畹町,每天有數十班中巴車供遊客搭乘,路況較好。自駕的話從芒市驅車赴瑞麗(約100公裏,320國道,行車時間約1個半小時),沿途觀賞自然風光,然後從瑞麗驅車赴畹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