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快速發展的旅遊產業,既為旅遊教育事業提供了廣闊前景,也為旅遊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激烈挑戰。山西旅遊資源的特色,決定了山西旅遊開發必須具有足夠的文化含量,也要求山西旅遊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地域文化知識和本土文化素質。為此,在使用國家統一規劃教材的同時,編寫和使用具有山西地方文化特色的教科書,已經成為山西旅遊教育的當務之急。

2008年,由山西省教育廳授權,山西旅遊職業學院牽頭,省內各級各類旅遊院校和旅遊企事業單位聯合組建成立山西旅遊職業教育集團。該集團創建伊始,就將編輯出版具有山西特色旅遊教育叢書的計劃列入議事日程,並加以實施。

太原大學旅遊係於2002年承擔了由美國福特基金會讚助的“山西旅遊資源普查”項目。作為研究成果之一,該項目組編撰的《山西旅遊資源開發》一書,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對山西的旅遊資源進行了分類和評估,對省內旅遊資源開發給予了分析評價,對山西旅遊發展前景提出了設想和展望。該書的出版,受到旅遊界的好評,並被多家高校旅遊類專業作為教材使用。

然而,時過境遷。一方麵,隨著旅遊業的飛速發展,新的旅遊形式不斷湧現,大量的潛在旅遊資源被人們認識和利用,旅遊開發模式更加新穎多樣,旅遊管理日臻完善,旅遊法律法規逐步建立健全。以上情況,在旅遊資源大省並快速向旅遊經濟強省邁進的山西尤為突出,這就給山西的旅遊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另一方麵,在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旅遊學術研究成果更加豐碩,旅遊學科建設框架初步形成,學科體係逐漸完善,分支脈絡顯現清晰,旅遊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在學術舞台上異軍突起。顯然,新世紀之初編撰出版的《山西旅遊資源開發》一書,數據已經陳舊,觀念也顯落後,內容需要充實,已不能適應當前旅遊教育的需求,亟待修訂完善。為此,經山西旅遊職業教育集團集體研究,決定在《山西旅遊資源開發》一書的基礎上,編輯出版《山西旅遊導讀》,作為《山西旅遊教育叢書》之總論,向全省各類院校旅遊類專業推薦作為教材使用。隨後,山西旅遊職業教育集團將組織專家學者盡快編撰《山西旅遊教育叢書》的分論部分,諸如《山西古代建築與園林鑒賞》、《山西宗教旅遊文化》、《山西民俗與鄉村旅遊文化》、《晉商旅遊文化》、《山西紅色旅遊》、《山西生態旅遊》等書,以滿足日益繁榮的旅遊圖書市場和蓬勃發展的山西旅遊教育之需求。

《山西旅遊導讀》共14章,分上編、下編兩部分。上編總論共6章,主要內容是山西經濟發展概況特別是旅遊業發展狀況的闡述,山西自然旅遊資源生成基礎和人文旅遊資源曆史背景的分析介紹,山西旅遊“十一五”規劃的內容解析,山西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的類型分析;下編分論共8章,主要內容是對山西“十一五”規劃中製定的6條旅遊精品路線的詳盡講解,對近年來山西興起的新型旅遊如會展旅遊、生態旅遊、工業旅遊的分析介紹。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能準確把握重點難點,每章內容之前分列“本章導讀”和“學習目標”,內容後列出思考題若幹,供學生複習參考。

《山西旅遊導讀》是針對我省高校旅遊類專業的教學要求編寫的一本專業教科書。本書邀請在教學一線工作的資深教師撰稿,力爭打造一本高水平的專業教材。同時,我們也兼顧了山西其他旅遊讀者人群的需求,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因此,本書也可為旅遊從業人員作參考,更可以為廣大的遊客作為旅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