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偃平極少涉足江湖,但也不是一無所知。
比如他就知道,那柄位列十大名劍之首的古劍“純鈞”,正是楊天帝的佩劍,而“純鈞”的上代主人,正是那位古往今來第一人的劍魔!
能擁有排名猶在“雕龍”之前的“純鈞”,樓偃平不認為楊天帝就比易春秋武功更高了,但想來,這個速來以儒家學生自居的老人,足夠配得上這當世第一劍。
因為樓偃平剛剛才發現,麵前這位老人,境界之高,竟然比易春秋猶有過之!
正如早前易春秋與李修竹在東海相談之時提起的,武道高下,並不是簡單的境界高下。隻不過這個太久不曾麵世的老人竟然依然在世,還是大大出乎了樓偃平的預料。
這一次出城,樓偃平是想印證老監正南懷仁所言是否屬實,不料這還尚未離開京城幾裏路,就已經兌現了七八分。
近些年的江湖,變故太大,變得也太快了。
短短三十年,如柳乘風這個級別的宗師,消失了將近一隻手的數。
雖然以往各朝各代也不乏起落沉浮,可到了一定境界的高手,總還能穩住江湖的氣數。
平陽打下來的大好江山,要想蒸蒸日上,僅靠文武官員殷勤治理?沒那麼簡單。
當初吳起便與柳乘風透露過,八國氣數,有天意,亦有人為。隻不過,平陽朝中應該有能人把持,氣運銜接天地,氣勢之盛,足可掩蓋其餘七國。
平陽一統天下,已成定數。
吳起精於讖緯,五行星象尤其擅長,命理定數之說,隻要從他嘴裏說出來,柳乘風就已信了七八分。
關於“國運”一說,柳乘風一知半解,也都是吳起偶爾三言兩語提及,他才勉強理解。
一國氣數,凡是疆土之內,都拖不了幹係。總體分來,廟堂與江湖,想來是各占半數。
這一點,樓偃平同樣清楚。
隻不過,自從立年號延平,平陽龍脈穩固,趙家氣數始終穩壓江湖一頭。
近些年,先是天災多臨,又有蟲害、氣候異常。民心不安,導致趙家氣數飄搖不定,剝繭抽絲,削弱了不少。
江湖氣數反而大有抬頭氣象,而且南懷仁竭盡全力也難以遏製,維持在緩慢增長的態勢,已是他目前能做的極限。
素來隻有梟雄亂世,江湖莽夫,本事再高,怎能影響到一國氣運?
樓偃平將信將疑,不敢相信,那位坐在龍椅上的人,則是不想相信。
天璽三年,欽天監門內遞出了一張字條,是老一代欽天監死前寫給趙汐的密信,六個字:東南有天子氣。
趙汐不惜冒死,親自陷陣東南,平陽付出亡卒十五萬的代價,啃下了最為國力雄厚的東吳。同年,趙汐勢如破竹登上王位,其餘皇子黯然退場。
而今,十年之後,欽天監又出一讖言:青龍入蜀。
西蜀早已亡國,昔日西蜀中書令楊夏極如今更是安心在平陽禮部坐等還鄉,樓偃平對這些廟堂醃臢事向來眼不見心不煩,可他也知道楊夏極這些年的暮氣沉沉絕非作假。
大體上,指的可能便是江湖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