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穀幽深魂夢牽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受遊聖徐霞客的熏陶影響,我一直認為,看完五嶽和黃山,天下再也沒有什麼好看可看的山了。直到去年七月,我去了綠穀才發覺:自己錯了,徐霞客也錯了。
黃山有四絕,綠穀有“四奇”。
綠穀的水奇、石奇、狐奇、蝶奇,完全可以與黃山四絕媲美。
綠穀的水,有多奇?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十八處飛瀑在十八處峰巒,十八處峰巒下汪著十八潭、十八潭流成十八灣,十八灣彙成一條河出了深山。
綠穀的石,有多奇?無論是水裏的,還是在岸上的,都會呼吸,都充滿鮮活,個個凝綠,青青欲滴,如翡翠,似碧玉,讓人想到接天蓮葉無窮碧,一溪少女綠裙衣。
綠穀的狐,有多奇?在雲蒸霞蔚中,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不知不覺中,就呈現在你的眼簾,直至走近你的身邊,朝你作揖要吃的,不給不走,給了也不走,揮之不去,一路伴你前行……
綠穀的蝶,有多奇?有拳頭般大小,身著青墨黛紫翼,翩翩起舞弄倩影的,十有八九都是大鳳尾蝶。它們,仿佛是生活在無人之境,無憂無慮,溪水映照,就像綠穀的幽魂,一路飄舞……?
黃山的溫泉、奇鬆、怪石、雲海,綠穀都有。如果說黃山是大家閨秀,那綠穀則是小家碧玉。養在深閨人未識,藏在澗峽不相知。
綠穀的奇處還有——
我遊覽過許多被冠以“國家森林公園”的山山水水,發現這裏是唯一沒有鋪設黑柏油路也沒有鋪設灰水泥路的“真正綠穀”,還保留著原始的、古老的、純樸的、自然的,野趣、野味。
野百合、映山紅、天女木蘭,這些南方山裏的花卉,很難在山海關外生長。但綠穀是個例外。一片片一簇簇如火如霞的是映山紅、翻卷著褐粉色花瓣星星點點的是野百合、潔白如雪香飄四溢綽約風姿的是天女木蘭。天女木蘭屬國家瀕危珍稀植物重點保護的小喬木樹種。1999年在昆明“世博會”曾有展出,多國元首就在天女木蘭花下合影留念,引起世界不小的轟動。???
……
去綠穀,我是有心栽花無心插柳。
那天周三,雨過天晴,遼寧文學院迎來了我們這個作家班畢業二十周年紀念日。在東北電管局高就的班長,一發號令,彙集了30幾名同學,開著幾輛小車,就從文學院上了高速公路……綠穀坐落在遼寧本溪縣關門山裏麵的草河掌鎮湯溝。從沈陽到本溪,經水洞、小市、關門山,到湯溝,一共有130多公裏。
關門山風景區,我在三年前來過,湯溝沒有。詩人梅雪,說我孤陋寡聞,因為她來過,還不止一次。這次來,就是她和班長策劃的。導遊,自然是她。她說:“湯溝,顧名思義,是有地熱溫泉可以洗浴的地方。湯溝,也叫胡家堡村,胡姓人居多,從來不打狐狸,所以狐狸繁衍多,不怕人。據有關專家考證,這裏蘊藏著東北最大的地熱資源。之初,僅利用養魚,建蔬菜大棚。直到本世紀初,縣裏才投入資金,修了一條從關門山到湯溝的二級山路,湯溝溫泉旅遊才發展。遊人進山,才發現了綠穀。”
關門山景區,因兩山夾水而峙,築得水庫而成名。我們幾輛小車魚貫而入,屬黃花魚的貼著岸邊,沿著崎嶇的的山路盤旋而上,有半個多小時,還不見湯溝的影兒。
不是周末,又恰逢雨季,來往的車輛,寥寥無幾。偶爾有會車,我們的心都懸著。這條路隻有5米多寬,七拐八拐的,稍有不慎,就會滾下萬丈深淵……民謠說:“湯溝關門山,湯溝在裏邊。自古一條路,水庫難行船。不怕天大旱,就怕雨漣漣。山體一滑坡,出入就玩完!”
晌午時,我們才在湯溝電業局賓館住下,吃完午飯,就去洗露天溫泉了。
班長和梅雪一直要好。他沒有洗溫泉,拿著3張標價40元錢印著遊覽路線圖的門票,讓梅雪叫上我,徑直去了不到半裏地的“國家級湯溝綠穀森林公園”。班長說,“這次來湯溝,隻是洗溫泉,沒有進山遊覽項目,你是偏得!”
一進公園大門,我竟然驚呆了:山路邊有幾叢半人多高的卷丹百合,正紅紅火火的爭奇鬥豔,蜂擁蝶舞,足有幾十隻。興許遊人太少,興許傷害它們的人太少,你走到它們身邊,舉手捉鳳尾蝶,都懶得飛。
我們一行三人,邊走邊捉,每個人都捉了好幾隻。在指縫中,看到它們不知所適傻傻的樣子,都不忍心傷害。梅雪一提議,便把它們放飛了。
一對對鳳尾蝶在身邊飛舞,成了過眼雲煙。
我們感到寒氣逼人,陰森得恍惚隔世,桃花源也不過如此吧?一條不到4米寬的砂石路,緊傍著一條翻著浪花的透明之河水,逆勢而上,越往裏走越窄,?山高林密,不一會兒,就遮天蔽日了。濤聲呐喊,雲纏霧繞,盛夏三伏,暑氣全消。過紅楓園、杜鵑園、天女木蘭園、迎賓亭,便是亭亭玉立的五女峰,這命名不知道是否與世界文化遺產的五女山有關?
渴了,不用擔憂,一路都是水。或溪水或瀑布,都清澈透明,掬一捧,送進口,頓感冰洌甘甜,從上到下全身都舒坦愉悅。
梅雪和班長都帶著相機,獨我沒有。從五女峰下來返回,便是天橋瀑布、仙女瀑布、雙龍潭等水天一色的景點、她和他相互照著,偶爾喊過我也照一張。我很知趣,不想當電燈泡,給他倆拍完“合影照”,一個人往前行。就在綠石瀑布處,一條黑狐出現了。它爬上一丈多高的綠石上,縱身一跳,撲一對鳳尾蝶,沒撲著,便跟上了我。我走幾步,它也跟著走幾步。我停下來,它也不走了。前後沒有人,隻有近在咫尺的它。我轟它不去,便拿出手機,給它拍照。它卻毫無懼色,抬起兩隻前爪,朝你作揖……我不知怎麼的就想起蒲鬆齡的《聊齋》,頭發豎起,毛骨悚然。我不敢再前行,隻好慢慢地等梅雪和班長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