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情真情切(2)(3 / 3)

江勇把愛看的很純潔,而張某卻有報恩的情結。兩個人相敬如賓,而生活中都渴望有一個哥,一個妹,於是產生了兄妹情結。其實這種愛已經不是夫妻的****,而是親情之愛。

如果不是因為張某動了手術,如果不是遇到玲玲。這對如兄妹一般的夫妻,雖然不一定甜蜜,但肯定能白頭到老。

張某選擇了退出,因為這種被愛的滋味,壓在她心中太沉重,她一輩子也還不清,如果她繼續留在江勇身邊,她將欠的更多,她的的心裏壓力更重,甚至她會在這種壓力之下崩潰。現在,她把二封交給了他們,壓在她心裏的那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她如釋重負,就像被關在牢房裏的囚犯,刑滿釋放了!

當然,他們還沒有辦理離婚手續,事實上也無法辦理離婚手續,她依然是江勇的夫人。但她的心已經和她的六哥離婚了!

現在她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找對象嫁人,如果她嫁了人,江勇可以心安理得娶新娘。第二種是為江勇守身,她的心依然屬於六哥,她的身也依然是六哥。但是,如果她不嫁,六哥不會安心,似乎有種藕斷絲連的感覺,以後想見六哥與玲玲,就會很尷尬。第三種辦法,那就是出家當尼姑。然而,她放不開這對從小帶大,失去父母的雙胞胎姐妹。

她開著車,在特區郊外的公路上漫無邊際地遛達著,就像在散步。此刻,她不知道目的地在那兒,歸宿在哪兒。

她從家裏出來的時候,隻帶出來二件東西,一張是她的銀行卡,一張是股東卡,還帶走了江勇送給她的鑽石共同項鏈。銀行卡上有幾十萬元這筆錢是她和江勇二個人的股息,股東卡是她個人的。這三件東西她必須帶,她也需要錢生活,如果她不帶走,江勇會為她擔心。她不希望六哥再為她操心了!

“媽媽!我們去哪兒?明天我們幼兒園還有演出呢!”兩個女兒也似乎發現了娘的異常表現。大女兒從後排位置上爬到前排,不安地問道。

小女兒則哭道:“娘!我要回家,我要看爸爸去!”

“別哭!爸爸還在醫院,別去煩他。娘今天帶你們去公園玩!好嗎?”張某寬慰道。

“不嘛!爸爸見了我們就笑!喜歡我們的,他才不會煩我們呢!”大女兒反駁道。

張某聽了女兒的話,開始後悔走的太急。然而,現在生米都煮成了熟飯,總不能再回去,安排好後再出來吧?她想了想,說:“我帶你們去奶奶家玩吧!至於節目呢,我會向老師請假,我們不參加了!”

江某的父母早就過逝,女兒何來奶奶呢?其實,江勇和夫人在領養女兒時,不僅沒有躲避送養人,相反,他們還認了女兒的奶奶為幹媽。每年孩子放假,他們像走親戚一樣,年年走動。

“好吧!”兩個女兒聽到要去奶奶家,找不出理由反對,也隻好同意了。

有兄妹情結的人遠不至江勇和張某,倩倩和黃起,黃老板和柔柔也都有兄妹的情結。其實,幾乎所有的夫妻都有兄妹情結,隻不過所含的情結有多有少而已。

中國的婚姻家庭是合夥製形式,夫妻是一家,是一個整體。財產不可分,肉體不可分,子女不可分,具有獨占性和排他性。這種婚姻家庭觀念與西方國家的股分製家庭模式完全不同。所以,西方人永遠不懂中國的國情。

“根”的情結也就是傳宗接代的觀念,曾經讓曆朝曆代的女人甘願為夫納妾,這種古老的“三從四德”雖然幾近消失,然而,當我們去評介一個女人是否賢慧,是否婦道時,衡量的標準難道不是三從四德嗎?所謂的貞節觀又讓許多女人一女不侍二夫,嫁婦門前是非多,就像是懸在女人頭上的一把刀。

想做一個好女人,就會有犧牲,張某選擇了犧牲,因為這是她最好的報答。

倩倩也想做好女人,她也想犧牲。她認為,表(幹)哥喜歡她,但喜歡與愛並不等同,表哥提出結婚,那是可憐她無依無靠,那是一種同情心,也是為他們的同居承擔責任。